有人说,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每天都在忙,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追名逐利,有的忙着柴米油盐,是迫于生存,还是满足需求?我们都想只为自己而活,但是,又常常做不到。我们有必须要尽的责任,也有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为此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努力取得成就。
人都是有向上之心的,每个人的初衷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阅历的提升,步入这个社会,沉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好像忘记了当初的自己,丢失了本心,自觉地迎合别人的眼光来过自己的人生。仿佛走入了一个怪圈,慢慢的开始用别人的意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过着别人眼中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却不知被抛向了何方。
更可怕的是,我们习惯了活在别人眼中的世界,一代又一代,潜移默化,最终每个人都为了追求别人眼中的生活而忙碌,没有终点。就像肖申克监狱里那些高墙,开始的时候你痛恨它,迫不及待想要打破它,可是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是体制化,监禁了人们自由的灵魂。
有人说:“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个习惯了顺从的老图书管理员,一直生存在不自由的环境里,一旦真正的自由到来,他反而适应不了,不知道何去何从。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永远都不会有自由的一天,因为在他的内心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囚牢,他已经固化了,而社会却从来都不缺乏规则,并且只会越来越多。假如顺从者突然自由了,他绝不会欢喜。他只会认为自由才是对他莫大的束缚。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卑微的活着。对很多人来说,生存就意味着一切,规规矩矩的活着就是正道。正如之前所说,一代又一代的潜移默化,让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延绵几千年的骗局和谎言里,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只有劳作和繁殖,从未享受过生活的美好。
人们常说,人是万物之灵,可是这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人变成了生存的工具。为了生存,为了延续自我,从万物之灵变成了廉价的商品。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被淹没在人中,迷失了自我的道路。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但是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
也许我们都是命运的无辜囚徒,但是为了获得我们本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只能靠自己救赎自我,心中的希望不泯灭,就会有看到曙光的一天。正如安迪所说:“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我们要有顽强的信念,做自己内心的强者,才能走出那片自由的天空。
是呀,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由的圣地,会有一个布宜诺斯艾利斯,更会拥有一个圣华塔尼欧。拥有内心的一份温馨,甜蜜。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生何时不是充满希望,只要我们心存坚定信念,沿着信念顽强走下去,会有海阔天空等着我们。
希望,大概是人的毕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之一。人,只要心中长存希望之火,就总会有看见曙光的一天。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他是带着万念俱灰的情绪来到鲨堡监狱的。来到鲨堡监狱后在尘世间他一无所有,他没有了自由,没有了银行家的显赫地位和万贯家财,他唯一拥有的只剩下了时间,无尽的空洞的时间。他苟延残喘,只留下了残破的身躯,跌宕起伏,灵魂流离失所。但即便是这样,他依旧还是存有希望,他渴望逃出鲨堡监狱,这个信念从未有过的坚定。
他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挖开了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高墙,可就是这二十年,昏无天日,长夜漫漫,这是怎样一种坚持?当他终于爬出那恶臭的污水管道时,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呐喊时,我仿佛看到了顽强的信念刺穿了重重黑幕,在黑夜里打出了一道夺目的雷霆。亮光之下,我们怯懦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不住颤抖。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只有坚定信念,救赎自己,我们才能获得本该拥有的海阔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