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会同意,作为父母,养儿育女其实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儿。因着养育儿女,我们会受很多的牵绊、束缚,很多事情要等到他们“飞出去了”,我们才有更多大把的时间,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梦想。但是,当看着孩子们长大成熟,能够独挡一面,成为一个为自己负责任、有能力获得幸福的人时,父母的喜乐没有比这更大的。
什么是延迟满足?
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愿意克制自己的冲动、欲望,抵御眼前的诱惑,并心甘情愿地选择等待。
聊这个话题,并不是说我已经做得很好,事实上,我家也常常有各种状况:比如饭前一小时,我们约定不能吃零食,当遇到朋友分享他喜欢吃的零食,或者看到被遗忘在外没有收在零食箱的饼干时,要做到延迟满足,真的很难。导致的后果就是午饭没有胃口,下午没到饭点就饿肚子,各种不痛快。
课间休息的时间,闹钟响了或者妈妈提醒了,实在不忍心放下正在兴头上的玩具,先去完成他的学习任务。有时我出门办事,回家发现交代孩子们的工作没有完成,沉迷于乐高或者积木搭建,后果就是减少午间娱乐时间或者下午推迟外出活动。而当执行的时候,孩子往往很不痛快,甚至想要逃避。
还有,我家每周有两次的动画片时间,曾经有小朋友因为等不及偷偷的看,被妈妈发现,一周的视频时间都取消了如此等等,挑战和调整一直都在。
最近发生的又一件小事儿,让我意识到刻意的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非常重要,也需要把握机会,及时沟通处理。
老三要提前拆生日礼物
老三下个月过生日,前段时间双11,我提前下单给他买了礼物。得知包裹已经到了,大晚上老二、老三冒着雨,迫不及待的去妈妈驿站取包裹。回家的时候,别提多激动了。
拿回来之后,兄弟倆把包裹一个一个地拆开。老三说:“妈妈,我只拆开外面的包裹箱子,不拆开礼物,可以吗?” 看着孩子这么高兴,再加上他重复、确认了规则,我爽快的同意了,也想当然的认为孩子这样说就会这样做。打开包裹之后,儿子抱着我说,谢谢妈妈。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我把礼物收在高高的架子上。可不一会儿,老三爬上架子,把礼物拿下来,放在自己房间。左看右看,就像魔戒里的咕噜看着戒指时的模样,只想尽快得到它。
果然,第二天早上,他就开始在我身边软磨硬泡:“妈妈,我可以打开吗?”“求求你了,我想提前拆开玩”……早餐也不肯吃,一定要我允许他打开礼物,把玩具拿出来玩。我几番劝说,说生日是三个礼拜以后,他还需要忍耐等待。礼物是为他的生日预备的,必须生日当天才能打开。他也还是心情不畅快,仿佛只有打开玩具才是“解药”。
渐渐地,我也开始厌烦他的抱怨,明明这是一个礼物,一份祝福,提前的放在他面前竟然成了一份“诱惑”、“咒诅”、让他这么的不快乐。(成人的世界里,何尝不是充满各种不能“延迟满足”呢,比如想要就要得到,不惜赔上身体的健康或者铤而走险;婚前同居;各种“瘾”所带来的即时快感……而这些“快乐”,最后都让人痛苦不已。)
我开始后悔自己提前给买了礼物,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不对劲,我对自己说。我已经清楚的说明了界限,孩子还是不肯遵守。而他那么痛苦、难过,好像这一切都是我不同意他拆开礼物造成的。
爸爸出马,孩子内心得释放
我赶紧把孩子带到爸爸面前(趁爸爸还没去上班),把事情原委交代了一遍。爸爸很严肃的说:“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不需要更多。如果没有感恩的心,有再多的礼物都没有用,都不会知足。你看看现在,你的心像是被要马上得到这个玩具的念头“捆绑”了一样,没有自由。爸爸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爸爸把这个玩具扔了,没有这个玩具,你一样可以活得很好。二是爸爸把它收起来,你耐心等待,过生日的时候再拿出来送给你。”
爸爸出马,果然不一样,几句话就搞定了。给他两个“痛”,让他选择。老三虽然眼泪汪汪,但是很清楚父母的规则和界限了,不再纠结、挣扎,他跟爸爸说自己愿意等。说完之后,他心里一下就释放了,脸色从原来的眉头紧锁、委屈逐渐舒展。
爸爸把玩具收在柜子里,告诉他,再也不可以自己去拿,要忍耐等待️,他欣然同意了。
几天以后,孩子仿佛忘了玩具这回事,偶尔会问我离他生日还有几天,不过他心里很清楚,礼物是为他预备的,但是他需要耐心等待,到了时候,就可以得到。
反思与成长
这件小事让我重新梳理自己的养育方式,我是不是有清晰、合适的规则、界限及后果(自然后果、协商后果)?如何借着家庭会议和日常沟通及时调整和复盘?如果孩子因为承担后果带来的情绪、痛苦,我怎样引导、帮助,而不是妥协?
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状况”,我需要在经常容易发生冲突的事情上,一家人沟通协商、制定并重复规则,引导孩子在规则以内延迟满足,承担后果/庆祝成功的经历。
需要注意的是:当因为延迟满足发生冲突时,及时让情绪冷静下来,带着孩子一起思考他的选择和行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下次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怎样改变策略,做出不一样的、让他受益的选择。不要忘记,不管他有没有做到,拥抱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他、关心他的成长,以爱收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