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之后,第二次来到中阳。
2012年暑假,因为邱仲陶案,我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志愿律师的身份来到这里(案情详见拙著《法援西行漫记——一位“1+1”志愿律师的忠实记录》一书)。历经半个月的殚精竭虑,尘埃落定:废除煤矿方面两年前打给受害人的10万元“白条”,23万多元伤残补偿款落袋为安。从此,我的生命里增加了两位贵人:一位是受害人邱仲陶,在煤矿丢了一条腿之后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老实巴交的来自重庆市黔江区深山老林的农民工;一位是王学彦,才华横溢举重若轻任劳任怨的时任山西省中阳县信访局局长。
往事如烟。
受学彦局长之托,已是县委某部重要成员的鹏雄兄弟专程开车从中阳赶往吕梁机场迎接。老友重逢,平淡如常,犹如昨日重现。只是机场外的新城大道,告诉了我英雄城的与时变迁。吕梁回中阳的省道上,大卡车仍然是霸气的主角,但扬尘似乎已经减少。鹏雄兄弟说,这些年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傍晚时分,到达中阳宾馆,熟悉而亲切,学彦局长和海荣兄弟早已等候在此。海荣已经升任中阳宾馆老总,安排周到。学彦局长的微笑,依旧灿烂。
“那女孩子一家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学彦局长切入主题。“蛮不错的,得益于你们给落实的补偿款,邱家告别了危房,建起了小洋楼。小凤今年应该大学毕业了,正巧前两天通过了英语专八。”我随即打开收藏图片让大家看。欣慰之余,大家决定由我拨通小凤的电话,每人轮流通话问候鼓励。电话那边的小姑娘,已经落落大方,礼貌有加。
洋溢在这样的叙旧里,其实吃点什么真的已经不重要,但是主人偏偏安排了地道的当家菜。质朴而隆重,温暖又亲切。
饭后,我要求去广场走走。学彦局长坚持要陪我一起走,并自豪地介绍起广场文化建设的种种,其实我记得,上一次他已经向我介绍过。在那难忘的半个月时间里,他不但在工作上成就了我,还时刻不忘在生活中给予我悉心照顾,包括像今天这样陪我散步。
“明天早上,来我办公室坐坐。”互道早点休息时,学彦局长指着广场边上一座楼说,“这个就是县委大院,带上夫人。”
【中阳行(一)】 【中阳行(一)】 【中阳行(一)】 【中阳行(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