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交替背景下,艾米丽的变态畸形心理为一场可怜又残忍的悲剧人生拉开了序幕。
在父亲的专制的精神控制下,本来应该是个端庄高雅贵族小姐的艾米丽逐渐失去了清澈而又充满活力的眼神。
她变得越来越依赖父亲,越来越变得像父亲。
就在父亲去世,艾米丽的唯一精神支柱倒塌之时,艾米丽的心理开始转变,变得极为复杂。
一方面,她的形体自由了,再也没有了父亲对她婚姻的控制。
另一方面,她的精神却仍旧处于父亲在世时的统治下。
她对父亲既依赖又怨恨。之后,父亲的去世又促进了艾米丽变态心理的萌芽。那是她身边唯一的亲人了。
或许,艾米丽不愿意将父亲下葬,一直坚信父亲还活着的那一刻,她已经产生了将死去的父亲永远留在身边的畸形执念。
而恋人伯隆想要离开她的想法让艾米丽这种变态控制欲到达了顶峰。
原本应该是温柔、善良而又高贵的淑女,在恋人伯隆想要离开的那一刻,艾米丽心中的恶魔终于被释放出来了。
将伯隆永远留在身边,无论生死!
她动手了,也做到了。
或许她曾后悔过,也曾厌恶沾着血腥的自己,但那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伯隆永远地留在了她身边不是吗?
对于她来说,她始终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精神束缚。
自从父亲死后,艾米丽应该是自卑的,怯弱的,赎罪的。
可是,伯隆出现了。
他给了她希望,摆脱世俗眼光的希望,迎来新生的希望。
就在艾米丽幻想着未来生活的时候,她那点可怜的希望又被现实给戳破了。伯隆不可能留下。
这个可怜的女子,孤身一人,又被爱人所抛弃,终于走向了极端——毒死伯隆,与他的尸体同居40年!
以中国传统的角度来看,艾米丽的行为并不难理解。
传统观念中,女子的贞操都被极为看重。艾米丽在父亲的约束下一生未嫁,终于在父亲死后遇上了恋人伯隆,不料温存之后伯隆却要离她而去。
孤苦无依,失去贞洁,还要被俗世指责,除了使用极端手段将伯隆留下,她别无选择。
换一个角度,如果是一个现代女子立身于她的处境,真的别无选择吗?
不,选择有很多。
新时代的女性崇尚独立,很少过度依赖或寄生于某人,更不会有艾米丽这种极端的解决手段。近年我国离婚率日益渐增,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女性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她们的爱情不再依赖男性的施舍,不再是单方不求回报的付出,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听从,而是经济独立的自立自强,不畏世俗的自择佳偶,头顶皇冠的骄傲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