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先介绍一个概念: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这个概念是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教授提出的,第二曲线的基础是事物的非连续性。
理论不是那么容易描述,所以我尽力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第二曲线,更详细的内容还是要去听李善友教授的课:
会对全局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往往只有一个,第一因素必定会走向衰落,所以为了整体向上发展必须开拓可以引发十倍速增长的第二因素。一个因素是一条曲线,所以把第二因素称之为第二曲线。
非连续性:第二曲线的命门
第二曲线理论的核心在于:两条曲线之间一定是不连续的。换句话说,你想让第一因素继续发展进而成为第二因素,这是不可能的。
企业发展有企业的第二曲线,个人发展也有个人的第二曲线。几乎所有听了教授的课的同学都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和第二曲线是什么?
关于寻找第二曲线,在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今天分享的内容主题是:破壁人的第二曲线。
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破壁人,什么是破壁人?
看过小说的朋友都知道,破壁人这个词源于小说《三体》,在这里我只是借用一下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我觉得极其的合适。
我所说的破壁人,面的壁是圈层壁。
圈层壁的故事:
讲个故事,微信红包是在2013年的某一天偶然间发布的,然后就很自然、很流畅地被大家发来发去,进入了各个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开始使用。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就达到了它的第一个用户峰值,多少人呢?458万人。
这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微信红包的用户数就再也没有突破过这个数字。除夕肯定是红包的高发期,那一天使用微信红包的达到了458万人,之后的几个月,又从这个高峰值上掉下来了,而且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
就像是遇到了瓶颈,或是一堵无形的墙,刚刚还在高速前进的用户数量,正在高速路上飞快的行驶着呢,然后咣当一声,撞到了一个透明的墙上,无论怎么踩油门都冲不过去。
这是撞邪了吗?六度空间了理论不是说通过六个人可以连接到任何一个人吗?
这不是撞邪,也不是撞墙,是撞到了圈层壁垒。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2015年春晚和微信合作,让微信红包用户数量瞬间上升到1亿,可以说积累1亿用户只用了1天,这一过程支付宝却用了8年。
因为春晚确实覆盖了中国从上到下的几乎所有圈层。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的解释了,圈层壁是什么,也非常绝望的告诉你,圈层壁有多么牢不可破。
圈层壁是由带着一个共同属性的一群人的集体人格构成的,这个大圈里的人可能彼此都不认识,但是他们任意两陌生人之间的联系都是比圈外任意两陌生人之间的联系要强很多多倍的。
圈层壁的分工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种或大或小的圈层里生活着,但是我们都不自知。
你或许会说:我知道啊,我的朋友圈,我的事业圈,我身边有数不清的圈。
这没错,每个人都都同时在无数个圈里担任着无数个不同的角色,有你能看得见的,在家庭圈里你可能是长辈,在互联网圈里你可能就变成了学生,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当然也有很多看不见的圈,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超大型圈,比如微信的458万人。
既然是一个圈,形成了一个集体,那必然就会出现集体人格,出现集体分工。
那么问题来了,你在圈层里,是什么角色呢?
这不是精细的社会分工,没有详细的分工形式,我把它大致分为四种人:贡献者,领导者,链接者,破壁者。
贡献者:你是这个圈的精神捍卫者,这个圈因为有你才真的存在,你相信它的精神并且积极地去传播这种精神。
领导者:你是圈里的KOL,虽然这个虚拟的圈没有什么明确分工,但是你确实有一定的号召力,甚至说这个圈的整体基调方向都是你和另外几个领导者聊天时候突然出现的。
连接者:连接者是织网的,他们有时候被称为“关键社交节点”,他们往往有一些有共性的工作,比如记者。连接者是圈子中资源最多的人,谁都想和在网里面离连接者近一点。
破壁者:破壁者显得其实有些格格不入,要知道所有人都存在于不同的圈里,又在不同的圈里担当者不同的角色,但是破壁者往往存在于两个“完全无法有交汇点”的圈里。这让他在两个圈里都有些边缘。
破壁者的故事:
前几天我看了电影《海王》,讲了一个拥有人类和海洋混血的半神半人统一七海成为海王从而阻止战争的故事。这种剧情简直是太熟悉了,好像很多故事里最后翻盘的都是一个一开始被视为异类的混血种。
宝莲灯里的沉香是这样,希腊神话故事里宙斯数不尽的儿子都是这样,海王也是这样,放在故事里这叫美好,两个种族之因为一个混血种而摒弃前嫌,多么美好的故事。
放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叫创新,而且不是普通的创新,是颠覆式创新。
特斯拉是这样,苹果是这样,更宏观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这样。
大家都是混血种,伟大的事物都不纯净。
走纯净资本主义路线的美国经济一直在衰退,而走资本主义却带一点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选举的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已经持续了32年。
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破壁者的故事。
由于第二曲线的非连续性,你已经无法在原来的圈层里找到突破点了,怎么办呢?只有去破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