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女儿高一,说在宿舍和吃饭去教室没有结伴的同学,别人都有同伴,感觉自己加入别人会尴尬,别人聊天不会接话题,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想请教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对她进行引导呢?
【我的回答】
你好,我想所谓引导,重点在于“导”,也就是把对孩子有益的理念,通过恰当的方式(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孩子。所以引导的方式肯定不能是说教。目前来看,孩子的困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人际困扰,同时,也属于孩子社会适应不良的困扰。在我看来,女儿的困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是个略显抽象的概念,它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简单说,就是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个概念中,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①我是谁,我的本质是什么?
②我是怎么样的人,我的个性、特长与能力如何?
③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和理想是什么?
④我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我的道德和价值观是什么?
所以,这是一个有点宏观的概念,但是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认同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生命始终。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阶段,自我认同更是这个年龄段,青少年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
女儿的困扰,表面上看是她和同学之间相处的问题,但是更深层次,仍然是自我认同的问题,这关系到她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比如同样的状况,可能甲同学就觉得无所谓,甚至还觉得独来独往很酷,但是你的女儿就觉得很别扭,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这中间的差别,在于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体系。
虽然追求他人的认同和团体的归属感是一个人的本能(下面我们会谈到这个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自我认同的话题才是根本问题。从你的描述中大致可以猜测出,女儿非常在意他人评价,介意别人的感受。这些都显示出她的个体价值较多受到他人影响的现象。
2、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同伴保持紧密的链接,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当这个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孤独感,也会出现自我价值的贬损,即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很显然,女儿的孤独和被边缘化的感觉,来自于自己归属感的需要未获得满足。
3、与人交流的技巧
女儿提到,自己在别人聊天时不会接话。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与人交流的技巧”方面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术”的话题,在这个话题背后,仍然是“道”——很多时候,所谓不知道接什么话,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自我设限,比如,在潜意识里,会顾忌自己说的话,别人会怎么评价,这里面也包含了夸大的自我,比如潜意识中会夸大自己说话给他人带来的影响等,所以“不能畅快的表达自己”,实际上还是心理上有一些卡点导致的。
那么,再了解了上述“卡点”之后,作为母亲,在引导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和孩子进行沟通:
1、与孩子讨论时间节点
这里,所说的时间节点就是指孩子现在的“高一”这个时间。在日常的咨询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孩子产生厌学、辍学或各种形式的适应不良,都发生在初一或者高一这个时间节点。这是因为不管是从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人际环境,还是从学习难度上,初一和高一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发生剧烈变化的时间段。这种外部环境的突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对于一些依赖环境安全来获取自身安全型的孩子来说,自然影响就更甚。这些孩子一般都性格偏内向,会表现出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甚至依赖。
所以,在引导孩子 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孩子表达“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现在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观点。当孩子发现自己并不是沙滩上唯一的鹅卵石,其实她还有很多“同类”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对自己有“特殊问题”的恐惧水平下降了。
她也许会松一口气:原来这也不是什么病,我只不过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障碍,仅此而已。
2、引导孩子看到并认同自己的需要
在前文中,我们谈到了自我认同的需要和归属感的需要,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对孩子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解释本身,就能够起到疗愈心理问题的效果。
通过解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潜意识中模糊的内容意识化,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从模糊的自我否定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诉求都非常合理。只有充分的接纳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对自己进行批判,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接触孩子的自我怀疑。
家长需要向孩子传递一种信号:青春期是一个“混乱”的过程,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对于自我认同反复进行“试错”,就像一个还未建立起自己系统稳定的穿衣风格的人,今天穿黑色,明天穿白色一样,ta在反复的试探。所以,在这个阶段,“试错”和“混乱”本来就是常态,是再正常不过的感受。
同样,在同伴关系中,也在不停地尝试:孩子一方面需要独立,另一方面又渴望链接,所以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并且因为还没有掌握好与人相处的合适分寸,所以也同样会出现混乱的状态和感觉。
而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感受。同时,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这种感受中,觉察到自己的需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对心灵进行一场探索,比如跟孩子聊聊与同学相处时的感受,当遇到自己不知怎么接话时,又是什么感受等等。在这些探讨中,让孩子放松下来,并且看到自己为什么会“说话卡壳”。
家长需要耐心,很多时候,要有适当的沉默,只有给孩子空白,它们才能自己填满。
3、避免贴标签,造成二次创伤
顺着刚才的话题,当孩子看到自己的需要是正常的且能够被妈妈看到时,她的负向情绪水平就自然下降了。这时候妈妈需要引导孩子,别轻易的给自己贴上“我不合群”、“我心理有病”的标签,这些标签除了让自己感觉到羞耻感以及让自己变得更退行、更恐惧人际交往之外,毫无意义。
妈妈可以分享自己从行为改变,影响心理的经验。事实上,从语言和行为上刻意练习,比如提示自己不再给自己贴标签,这种方法本身,同样可以矫正孩子的心理和认知。行为与认知,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你的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成为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为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这一连串的句子就向我们展示了行为习惯和命运的关联。
4、探寻人生的意义,尤其是价值目标
如果在与女儿交流的过程中,氛围良好,女儿有强烈的沟通意愿,那么妈妈还可以与女儿聊一些更宏大的话题。比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个引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女儿更清晰的厘清自己的需要:我需要的是有人作伴就好,还是需要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我恐惧的是别人的评判,比如说自己孤僻不合群,还是真的不具备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是价值导向的目标——也就是说,是孩子真心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不是类似“我下学期想考前三名”这种具体的目标。
这些宏大的话题看似对当前的问题无用,但是却可以帮孩子从人际受损的局限中走出来,着眼更大的世界。当然,很可能孩子也没有思考过类似问题,但是即使这样,它也会改善孩子的眼界和状态。
当然,在这部分,我们还可以深入的和孩子探讨,自己在与人交流时的不自在,究竟卡点在哪里,就像前文所述,很可能来源于对于评判的在意,和对于关系断裂的恐惧。
5、实操演练
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是很多有轻微社恐孩子的卡点所在。这就像一个人出去打架,但没带武器,不会武功一样,没有方法,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除了前文所说的宏观层面的沟通,我们更可以直接与孩子进行实操练习,找一个具体事件和具体场景,两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真刀真枪”的进行演练。
在这部分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关注具体化的细节。既然是演练,那就尽可能真实,最好能让女儿找一个她认为有代表性的、记忆深刻的场景,尽最大能力真实的还原当时的细节。
第二,要反复对女儿的感受进行探讨。
很多时候,孩子会很模糊的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时候,就是妈妈需要和女儿一起观照孩子内心发生什么的节点了。妈妈要尽可能的引领孩子说出感受,如果孩子无法表达,妈妈可以尽量共情,提出几种选项,让女儿选择哪种和她的感受更接近。
第三,允许空白时间。
很多妈妈会在交流的时候着急,尤其是看到孩子卡壳的时候。这时候,允许孩子空白,其实就等于是允许孩子思考,允许孩子有小小的焦虑。
第四,多几种选项。
比如在交流时,妈妈可以说“如果这样,你猜他会怎么回答?”。“如果是那样呢?他又会说什么?”,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如果你这样说,那你估计他会怎么想?”“如果他不是这个想法呢?你怎么跟他沟通?”等等。
通过这些不同选项的刻意练习,可以让孩子在应对时举一反三,有的放矢。这就相当于让孩子打架时,提前准备好了十八样兵器,同时还既会降龙十八掌,同时又会九阴真经,那孩子自然就会对充满自信了。
最后想跟妈妈说的是:要有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今天看上去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别指望沟通一次就能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妈妈不焦虑,孩子才能淡定。
以上方法,虽然说出来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引导过程中,却仍非常考验功力,这个功力,与妈妈的人格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说,做一个好妈妈的难度 ,要远比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要难得多。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