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手机听了乌鲁木齐市第71中贾晶老师的一堂数学课。这堂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这堂课时长九分多钟,是视频微课件。有文字,有图像,有动画,有黑板,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跃出来,具有前瞻性,又很时尚。
在九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我眼睛紧盯手机屏幕,耳朵同步收听贾老师标准的国语表达陈述,原本这堂课的内容早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都不知放在脑子的哪个犄角旮旯,但是就算第一次学习这一数学知识,通过贾老师的多媒体手段展现,清晰的逻辑表述和推演,也搞懂了。我在听课的时候,一直盯着二次函数抛物线的整体图像、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等关键点,看贾老师如何变换a、b、c的值,玩出各种花样,使抛物线的位置、形态在XY二维坐标系统如何翩翩起舞,非常有趣。
贾晶老师是我高中同学李雪兰的爱女。因参加新疆自治区举行的“微课大赛”,我们也为贾老师投票,望她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
因投票的规则要求,每天只能投一次。由于是手机版微课作品,所以通过手机这个信息终端,等同于坐在教室里,我真再做了一次中学生,聆听新生代的课,非常受启发,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感受。
以下为我把这次投票活动从虚拟转换为现实版后的描述。
2016年8月初的一天,李雪兰走进合中的理化教室,教室内一个人都没有,于是她拿了一支红粉笔,在黑版上写到:吾女贾晶,参加省里数学教学比赛,比赛需要观众支持,需要老同学们投票,因为投票数的多少是获取好名字的一个指标。拜托各位,我在这里放一个投票箱,来的同学只要在卡片上写“贾晶”,然后把卡片放在投票箱就行了。
进教室的同学不约而同看到这个通知,心想同学的娃参加比赛,正事!投!但为了避嫌,不敢用真名投,好些同学用的外号(昵称),什么米脂婆姨、海苔、西施、魂在康健、冬日雪韵、⋯⋯,等,五花八门。因为八月份是暑假,同学们到合中理化教室投票时间不集中,于是从早上五点多就有人来投票,一直到夜里十二点为止,一天到头投票的阿姨叔叔络绎不绝。
投票活动也有很多趣事。有一位美女同学坚持早起,先到教室把门打开,把投票箱放在教室门口,自己先投了一票,走了。原来她是新闻主播,每天早6:30分要播发时事新闻。晚上来投票的人情况不大一样,听说有人有个习惯是梳理自己一天要做的事,一想还有投票一事未做,于是赶紧骑电动车,到合中理化教室投了自己的票。有一些同学多年不动笔写字了,或眼睛不听使唤,知道有这回事,搞了好几天才把投票的方法和程序搞清楚了,于是参加投票的队伍不断壮大,贾老师的观众支持率不断攀高,贾老师的母亲觉得高兴和幸福,但也为了避嫌,干脆把自己名改为“福娃”,意思是好幸福啊!
投票过程漫长,对体力和精力都是一个考验。但这是“福娃”预料之中的事,“福娃”高明,不让这帮有了年纪的帅哥美女费心、用力,一想都手机时代了,屏幕上点击一下就齐活了。于是现实版的投票就真正变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推演。
手机时代,移动时代,一切皆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