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视角商业经济趣知识
3M口罩哭了:“卖越多赔越多,金母鸡怎么就成了赔钱货?”

3M口罩哭了:“卖越多赔越多,金母鸡怎么就成了赔钱货?”

作者: 四方译官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08:11 被阅读0次

    导语:成也创新,败也创新 

    要说2020年什么最难买?如果说口罩排第二,应该没啥敢排第一了。

    因为新冠肺炎的突发,一夜之间,口罩变成了“一罩难求”的必需品。而在市面上众多口罩品牌里,大家抢着买,最容易断货的一定有3M口罩。但同时,3M股价却跌跌不休,口罩被抢断货也无助业绩,这是它“成也创新,败也创新”的结果。

    1.“如果你没犯错,证明你什么都没做。”—3M

    3M做口罩已有近半世纪历史。过去人们工作时,多半是戴橡胶做的口罩,很难呼吸又要定时清洁。3M则在1970年,推出史上第一个抛弃式口罩,因此大受欢迎。

    3M口罩能有今日地位,源自其创新文化。作为百年老店,3M甚至比Google还要更早鼓励创新文化。Google允许工程师可用20%的时间探索自己的想法,而早在1948年,3M就已推行“15%文化”:意思是,员工每周可以花15%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在这种鼓励创新的文化下,自诞生后的一百多年来,3M已经开发出近六万种产品。从交警穿着的反光布衣服、世界上的第一盘录音磁带、变形胶布、便利贴、蓝牙听诊器...都是员工”不务正业”开发出来的。3M甚至自豪地宣称,“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的产品”。

    2.口罩大卖,股价却一路下滑

    有人估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3M公司出尽了风头,股价肯定会开启一波大涨。然而,自疫情爆发以来,3M股价反而跌逾6%,且一路下滑,完全没反映口罩大卖的行情。

    原因之一是,虽然口罩供不应求,3M 也在加班加点生产,但口罩占3M整体营收比重很小,小到连公司财报都没公布口罩销售量。二是它近来经营不善:3M季度财报“一团糟”,口罩虽然大卖,对3M却没什么帮助。

    为何标榜创新的3M会落得如此?表面原因是该公司创新失色。3M过去的辉煌来自“花钱做出有价格竞争力的独特产品”,而如今它已做不到这一点。

    “创新文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荣景,反而成为3M的包袱。

    3.“鼓励创新”怎么不灵了?”

    3M虽鼓励创意,但不可能每件创意在商业上都能成功,必然有许多虚耗时间与金钱的项目。因此,它引入了绩效指标“六标准差”:分析流程、减少浪费、裁员八千人、要求公司三成营收须来自五年内开发的新产品。

    当时业绩确实因此提高,股东们兴高采烈。但效率的提升是有代价的,这种制度打击创新,“为创新订出时间表,真的很困难。”

    《吸引力法则》里提到:“给予”和“牺牲”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不要将二者搞混,它们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充足有余,另一个则发出的是匮乏的讯号,一个感觉好,另一个感觉不好。全心去给予,是你能做的最快乐的事之一,而牺牲最终会导致怨恨。吸引力法则会捕捉那个讯号,并使更多东西涌进你的生命,你可以感觉到那种差别。

    “主动创新”与“被迫创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在人的四周建起围墙(KPI绩效指标),那你得到的只是羊。每种选择都有代价,鼓励员工做白日梦,或许能在其创意里赚到钱,但也因此须承担财务压力。若用绩效及规定约束员工,财务上可立竿见影,却也因此限制了创意。

    这是另一种“创新的两难”。

    4.KPI也要创新

    KPI越管越多,这样或许是为业绩达成的一种妥协,但同时也必然会限制员工发展,因此绩效设计其实是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环,像3M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不断调整脚步是对的,但若它—就如之前推行的“六标准差”那样,还能是那个“除了上帝,什么都造”的3M吗?

    这才是它的最大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M口罩哭了:“卖越多赔越多,金母鸡怎么就成了赔钱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wp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