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远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80%烦恼,都是来自于太闲。
人一旦无所事事,就会容易胡思乱想,无中生有。天性敏感的人,更加容易产生精神内耗,从而自我攻击,对他人的意图过度揣测,使自己身心疲惫。
那些彻底躺平的人,容易丧失奋斗意志,容易对人生产生彷徨和迷茫。
而如果把每天的日子当做全新的一天、每天的自己当做全新的自己,一门心思地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奋斗,那么,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繁冗的琐碎生活,体会到生命的丰盛。
有人说:三十而立,如果过了三十岁,自己的事业还是一事无成,那么基本上一辈子就如此了。
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在孔子时代有了“三十而立”的说法,流传至今。古代的人们寿命比较短,五六十岁基本上算高寿了。所以,他们三十岁就必须立,立不住,也要成家立业。
而我们现在不同,六十岁还是创事业的时候,所以,如果三十岁我们还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也不要因此焦虑。
只要我们一直都在为此生奋斗的路上,我们都不会彷徨,也不会被年龄所限制,哪怕到了七八十岁,只要我们的每一天都优于昨天,那我们每一天都是年轻的、有活力的、有意义的。
人不要太闲,不要丧失生活的热情,也不要被年龄所限制,每个年纪都可以是十六岁,也可以是二十六岁,只要我们愿意时常让心态“归零”,不断地学习进步成长,此生就不会彷徨。
一切都会有,大不了大器晚成,大不了,岁月在几年后,把努力的付出以另外一种形式还给你。
奋斗的人,不会彷徨,不会在意年龄的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