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下笔前,心疼得紧.
不愿回想当初小姑下葬的情景.
那段时间,我看尽农村人性的丑恶与凉薄,目睹了赤裸裸的道德沦丧.那就像一块沾满老鼠屎的白馒头,虽然飘着香气,却着实恶心.看似朴实的人做得有些事比奸人更为不耻.
01
小姑下葬是在夏天.
农村是土葬,怕温度高有了味,所以一切显得很匆忙!
大儿子等到第一个月工资到手,急急忙忙赶回家时,小姑已经在棺木中躺好,只等盖棺入土了.
家里乱糟糟,他们家的叔伯姑婶围了一圈,小姑父蹲在一边抹着眼泪.
我的父亲铁青着脸低吼:“人都要走了,总要穿得像个样子!”,母亲在一旁红着眼睛.
小姑身材高大,寿衣明显小了.外面的长褂都盖不住里边的打底衣.
那些叔伯姑婶说:“衣服都是新的,有这意思就行了!再说镇上就那么一家,哪有那么合适?”
执意就这样入土为安!
气得我父亲想抄家伙,被母亲拉住了:“让你妹走得清净点!”
正吵吵时,小姑的大儿子一拳砸在墙上,看向叔伯姑婶们,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她是我妈,我是长子,这件事我来决定!你们都不要管!”
大儿子跑到县城,买了最好的寿衣,回来给小姑穿戴好,就扑倒在地,嚎啕大哭着起不了身.
小姑体面安葬了!
从此,我们两家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02
小姑过世后不到半年.
除夕,我陪母亲买完东西回家.
途中,碰见小姑的两个儿子,站在马路上.
天下着小雪,他们脸冻得通红,一句话也不说就站着.
母亲问怎么不回家,他们不答,眼睛红红的.
过了两天,听邻居婶说,小姑父带了一个女人回家过年.两个儿子让女人走,小姑父不让,俩儿子就跑出门,大过年的不回家.
据说,小姑父从小姑过世后不到三个月,就开始往家里领女人.
俩儿子在外工作,也不知情.
回家过年,过第一个没妈的年,却遭遇了如此不堪的事.
03
在小姑过世两年后的一天,他们家三喜临门.
俩儿子同时结婚,老父亲也给他们找了个后妈,跟俩儿子同一天办事,成为村里一大奇事!
办完事,俩儿子回城里工作.听说后妈没过几天就跑回自己儿子家,带着俩儿子孝敬的钱和物品.
等钱花得差不多了,再回这边呆一段时间.知道这边的俩儿子经常给父亲寄钱,摸出了规律.小姑父也不敢说什么,若骂两句,便跳起来跟你拼命,转身就跑回自己儿子家.
农忙时节更是不见人影,小姑父经常一个人在地里忙活.我不知,在那个时刻,他有没有想起过小姑,想起那个为自己生儿育女,操劳一生却没有享过一天福的女人!
04
终于,在某一年的春节,那个后妈被俩儿子赶走了!
老父亲被俩儿子下了死命令,以后不准往家里领女人!
这个鼠目寸光的小个子男人,我后来见过寥寥几次,大都是在路上碰到.
他扎在爱说闲话的女人堆里,跟一群妇女谈天说地,嬉笑颜开.
小姑在时,他虽无德无能,却也算勤勉,如今却活成了村里人的笑料.
后记
如今,十多年过去,那个让小姑苦了一辈子的男人也老了.一切的恩恩怨怨也随着日子好转渐渐变淡.
两个儿子都在城里有了房有了车,过上了小姑向往的城市生活.他们偶尔来看我的母亲,会说起以前母亲借钱给他们上学的事,言语间满是感激.
谁也不提小姑,那是一道疤,平时隐隐作痛,一揭便鲜血淋漓.
我相信,在他们心底,最感谢的是他们的母亲,那个与穷苦生活抗争了一辈子的女人!
只是这个“谢”字,现在能说与谁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