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洪水里,抱个浮木随意漂

笔记|洪水里,抱个浮木随意漂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05:00 被阅读0次
    • 01 掉进漩涡的青年

    吴伯凡老师说,多年以前,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读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一个初春的日子,管理学家彼得·圣吉一行人在郊外划船。他们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伙子掉进了水坝下的冰冷水中。他竭尽全力逃离漩涡,游向水的下游,他的努力和挣扎只是稍稍延缓了自己被拖进涡心的速度。他在冰冷的水中耗尽了热量和体力,最终被涡流吞没。令人惊异的是,几秒钟后,他的尸体在下游几十码的地方浮了上来。

    彼得·圣吉这样感叹道:“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尽力做到而没能做到的事情,水流却在他死亡之后几秒之内为他做到了”。而杀死他的,正是他不遗余力的奋斗。

    • 02 漩涡里发生的故事

    “瀑布下的漩涡”同时包含两个“并行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瀑布在水面冲击出一个“洞”,水面形成了以这个“洞”为中心的全方位高速倒灌。在这个巨大的向心激流中,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深陷困局的人常常有一个习惯性共识——“大力出奇迹”,就是做法没问题,出问题只是因为力度不够。这种“有为”和“过度有为”,成为他们以不变应万变的解决方案。

    漩涡还有一个被常识和本能反应遮蔽了的“暗故事”。瀑布在水面冲击出的“洞”并非真正的洞,高速倒灌的水在遇到水压和河床阻力后,迅速地横向扩散,从而在水底形成一个向外扩散的离心激流,处于激流中的身体无需任何努力就能快速远离涡心。

    小伙子死后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他活着时,没有完成的“不可能的使命”,不过是因为死亡强行让他进入“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如果他坠水后立即放弃“有为”,屏住呼息,“先行到死”,沉入水底,水底的激流就会带着他迅速远离死亡。

    • 03 系统之美,看不到的生机

    彼得·圣吉讲的这个故事,不仅让吴伯凡老师领悟到“系统之美”到底何在。《第五项修炼》这样一本以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为理论基础的当代管理学著作,出乎意料地成为了古老的《道德经》一种有穿透力的注释,就如同凯文·凯利的“失控”理论,也是对于《道德经》的另一种有穿透力的注释。

    • 04 另一个故事

    武志红老师也讲过类似的故事,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多年前,武志红老师深陷抑郁症。武志红老师用他一贯的大眼睛鼓鼓的自说自话: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患抑郁症,不用有什么奇怪的,就像心胸外科专家也需要别人给自己开胸搭桥一样,没什么奇怪的。心理学老师就是能一眼看穿你的疑惑。

    深陷抑郁症的武志红老师和普通人没有区别,无数次想死,甚至付诸行动,也拼命自救,寻求脱困的方法。但是,没用。心理学家也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武志红老师说,和抑郁症最后的搏斗,他用了一招:放手。

    他说,一个人拼命的抓着井沿,拼命挣扎是没用的,没有力气把自己从井沿爬上去,没有这个力气,也没有力气让自己一直吊着,总会耗尽力气。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只有放手,在还有一口气的时候,主动放手,掉下去,可能还有一线生机,而一直尝试想要爬上去,只会把自己耗死。

    武志红老师说他最后放弃了挣扎,不再和抑郁症对抗,彻底放手。结果向死而生,走出了抑郁症。

    • 05 不会水的小朋友落水了

    有被狂转发的小视频:小朋友不会游泳,不甚落水怎么办?

    昂头,让下巴露出水面。抱着双臂,必须在水下,不要出水呼救。腿微屈,自由分开。然后,随波逐流等待救援。

    挣扎必死。

    • 06 有能力,努力;没有能力,相信系统之美

    武志红老师的这个故事很难有代入感。什么是放手?放手了之后掉入井底摔死吗?小朋友的这个故事已没有代入感,会水之后自然陷入知识的诅咒,难以想象不会游泳的恐惧。

    但吴伯凡老师的故事,像极了现在的自己,徒劳挣扎。

    漩涡里的挣扎不是求生,而是速死。挣扎的越厉害死的越快。放手,不是放弃,是保存实力。甚至不是做眼前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是彻底的休息,交出控制权,相信系统自己的概率,周期,生机。

    只是放手太难啊,井沿上的手可见,掉下去的深渊谁敢信。求生的本能要挣扎,直接放弃不符合本能。

    问题是,怎么放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洪水里,抱个浮木随意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yh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