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思考者
常问自己的三个为什么

常问自己的三个为什么

作者: 莫微 | 来源:发表于2015-12-05 22:18 被阅读954次

    常问自己的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你总是在抱怨?

     生活真的不容易。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不容易,多少是别人的原因导致,又有多少是自己造成的。

    一个高中同学,高二辍学,一个女生一个人去了上海。现在在那四年了,开了自己的公司。然而四年了,我从未见她在朋友圈QQ空间这些地方发过一条诉苦的信息,偶然的会发一些养生一类的链接,对于她完全一个正能量。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微信聊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这几年在外面的情况,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让她想过回老家吗?或者感到迷茫吗?她还是那样,发了一个破涕为笑的表情,说有啊,怎么会没有呢!只是我不善于表达,也不知道跟谁说。我知道她不是不知道跟谁说, 她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了那些苦难。我们习惯的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向好友倾诉自己的苦闷,可是你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谁又会在意你的冷暖,抱怨无非让大家看到你那不堪的一面,让别人同情你,那又有什么用呢?既然没用又何必说出来呢!当你抱怨的时候,悲伤的情绪蔓延渲染,当你觉得苦逼的时候,记住千万别找人倾诉,而应该暗示自己,我很快乐,努力的去调动脸部的肌肉去笑,让情绪更好一点。

     从那以后我就再很少去跟让抱怨,而是学着她,每天积极向上。我告诉自己要“朝生暮死”,昨天晚上的那个我,已经随着昨天的消极情绪死了,而第二天的我又是一个重生的生命,有朝气,有动力。

     一个朋友,考研失败,向我诉苦,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鼓励他再考一年,恐怕不太现实。我只是默默的听着他的倾诉,他说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到图书馆,晚上十一点回宿舍,我那么努力却没有考上,那个谁谁谁平时都没学都考了自己想去的学校,为什么不公平啊!当时也挺为他感到难过的,悲伤情绪是会传染的。后来这件事后我想为什么他会考研失败,偶然的我翻开他朋友圈,看他差不多每天都会发一些动态,或者班级群里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是第一个回复,大四那一年倒是用坏了两个充电宝,每次早上出去手机满满的电,回来总是红灯警告。所以我不在同情他,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说不公平,在抱怨,事实上很多人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努力,表面看上去的努力只是我们给自己抱怨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还有很多跟你一样同等遭遇的人在暗暗的努力,他们承受的压力不见到比你少多少,当你发现你还在抱怨的时候,他们已经超出你好几条街了。你看到的那些牛人,不是人家没有困难,没有挫折,只是人家在用抱怨的时候去做一些你做不到的事。

     伙计,停止抱怨吧,在想抱怨的时候不如去看一本书,或者到操场跑一圈,也比你自己干生气要好啊。

            为什么你需要一本床头书?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会习惯性的放两本书在床头,临睡前,翻开来读一读,或多或少,然后困意袭来,轻轻的合上,做一个好梦。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本床头书呢?刘未鹏《暗时间》里曾提到一个概念:思维体力。我们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的很多零件都还在运行,包括我们的思维中枢,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会浪费这种脑力活动,任随他胡思乱想。所以我们总会感慨为什么我比他花的时间多,却没有他学的多学的好呢?这其中可能有一些个人天赋智力因素,这些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是对于一些人他们很好的运用了睡眠时的思维体力来思考一些白天尚未解决的问题。他们实际的时间就比很多人要多的多。睡眠休息的只是我们的躯体,并不是我们的的思维,所以我们才会做各种离奇古怪的梦,这就是处在睡梦中我们大脑的杰作,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脑有多么强大,竟能在睡眠的状态下幻想那么些离奇的画面。对于床头书,我们在睡前,看上几页意韵深刻的文字,可能在你阅读的时候并不是理解的那般深刻,经过一晚大脑的思考,你会惊奇的发现思路变的格外清晰。这个发现源于高中时期偶然的发现,每次睡觉之前都会读了几遍英语短文或者背十几个单词,由于高中的作业繁多,思维体力无法维持那么大的容量,只是暂存在大脑的思维区域,当我们渐渐的进入梦境,大脑便开始处理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二天早上只要再读上几遍,熟悉一下昨天的思路,经过联想便可熟记于心。

    类似的还有很多,作家打腹稿的道理也于此相似,写作时我们将大致的轮廓,框架输入大脑的缓存区域,然后再慢慢的处理消化,然后一篇结构严谨的好文章就此产生了。当然这也需要我们的逻辑分析与思维体力。所以一般在吃饭走路的时候都会塞给自己几个尚未解决的或难或简的问题,例如今天晚上如何安排?那个文章该如何起笔构思,框架又是什么?很多时候这些不起眼的思考,日积月累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床头书,我更倾向于放一本富涵哲理的书,较为生涩难懂,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的,记住一定不要放小说,小说的阅读是一种形象阅读 ,会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探索的欲望,这会让你失眠!对于床头书我更加追求细致,在读《论语》的时候,有几次我每天晚上只读一句,就早早的睡去,越深刻的东西越需要你花时间去思考去琢磨。当你看完一本床头书,不要着急把它丢进书柜收藏,请继续放在床头,偶然想起的时候再翻开读上几页熟悉的文字。温家宝总理说《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读。”我想总理的每一遍的收获与体会都是不一样的!读书是一种习惯,不要刻意的去读书,不必强求,更不要追求读书的数量,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应问问自己收获了什么,总会有一些或深或浅的体会!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要像喝茶,要品,要慢咽,这样才能回味无穷。

     个人拙见,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谢谢。

    为什么你需要旅行?

     每次旅行回来总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旅行,旅行的意义又是什么?每次我都会玩笑道睡惯了自家的床,找找陌生的感觉。其实我并不知道如何去回答那个问题,如果非要给个答案的话,我想旅行的意义就是旅行本身,旅行就是旅行, 是原本封闭固守生活的一种打牙祭,或深入或浅表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旅行被一些人神化,拔高,都认为所谓旅行能够锦上添花,我想这些无非是雾里看花。

     旅行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人们常说的: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行中我们不惧风雪艰辛,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沉着应对,这就是旅行。有一位朋友,我叫她裙子姑娘,她很爱穿裙子,她说她喜欢那种飘逸的感觉,像旅行一样自由。她热爱旅行,可是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旅行,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走过不同的路。每次与她聊天都会问她,下一个地方准备去哪?她总是不愿意告诉我,每次的回答都是我也不知道。每次的旅行前背上背包,带上单反,一个文艺青年的样子就上路了。每次回来也总是拉着我跟我说她旅途中的故事,可以看出她很开心,每一次的旅行,她都收获了很多。记得曾经有一位旅者写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说心被欲望禁锢就不会也快乐,心是永远在探索新知,生活才会充满着奇趣与快乐。我们总是生活在社会里,充满着竞争,压力,我们会习惯的抱怨,哭泣,生活从一个牢笼到另一个牢笼,从一个活腻的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只是把我们所堆积的哭闷一一倾倒。

     曾经一个背包客写过一篇文章《旅行不是济世良药,不过是片阿司匹林》,我想旅行可能连阿司匹林都不是吧,阿司匹林尚且能够治病,旅行只是一粒糖果,让苦涩的心能够得到一丝甘甜。我们终将要去生活,旅行回来我们还是要工作,没做完的表格还是自己做,没看完的材料还是自己看。我们无奈于生活的种种压力,挫折,可是我们还是得面对啊。记得一次旅行中,对面坐着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后来的谈话中了解到他刚刚辞职,带着几千块钱的积蓄开始了一次没有目的的旅行,我问他旅行怎么样?去了哪些地方?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些苦涩,话题说完然后转折道:现在不正要回去吗?一切不还是要重新开始,还要一份份的投简历,面试,面对一个个HR的轮番轰炸。我问他是后悔辞职来旅行了吗?他说这倒没有,辞职是因为工作不顺利,工作几年工资还是那样,生活开始慢慢的循环,他说他厌恶那种生活,正好趁着辞职就出来走走,说是旅行倒不如说是散心,显然他对于旅行寄望太高把旅行看做是济世良药。我们不要寄望于旅行能给你带来什么,治病?旅行就是旅行,干嘛指望他治病呢!旅行不能治病,也没那么神圣,哪里会有什么转折,不过都是自我的放空而已。说到底,我们都是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没那么多的凌云之志,只是希望能把平凡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无意当人生导师,更不想给你惯心灵鸡汤。心灵鸡汤我们喝的太多,我们需要去一个现实的态度去看待旅行,我们需要旅行,需要旅行中带给我们的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他就是在那存在着。未来的日子,依然会背上背包,说走就走,却也不会,幼稚的奢求它能给我改变些什么,带来些什么,只当做一次放空。明明知道只是一颗糖果,干嘛指望它治病啊!

    活,应该是循着自己的脚步。

    你走得慢点也好,走出来的,那也是自己的路。

    你若追着他人的脚步,走得再快,也永远是别人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问自己的三个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a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