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豫让报仇

豫让报仇

作者: 陌鱼岸凉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22:01 被阅读0次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查,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释放豫让。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崐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

捉了豫让后,赵襄子责备他说:“你以前曾经在范氏和中行氏手下工作,智伯消灭了他们,你不但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那么,现在你也可以投靠我呀,为什么一定要为智伯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的时候,他们根本都不重视我,把我当成一般人;而智伯却非常看重我,把我当成最优秀的人才,是我的知己,我非替他报仇不可!”

赵襄子听了非常感慨,便说:“你对智伯,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而我,也放过你好几次。这次,我不能再释放你了,你好自为之吧!”

豫让知道这一次是非死不可,于是就恳求赵襄子:“希望你能完成我最后一个心愿,将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这样,我即使是死了,也不会有遗憾。”

赵襄子答应这样的要求,豫让拔剑,连刺了衣服三次,然后就自杀了。

豫让身死的那一天,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痛哭流涕。

一直都在说我们如何最何变得“聪明”,圆滑,如何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如何自保。但常常觉得那些为了自己坚持的敢于直面死亡的人,也很值得尊敬。所以今天讲豫让的故事,觉得非常感人。

不仅在于他为了赏识自己的人报仇,不惜给自己涂漆使自己皮肤溃烂,不惜吞炭改变自己的声音(天呐,这是怎样的勇气啊)。

还为他不肯为了报仇投入赵简子的门下,有多少故事是这样又投入敌人门下,结果又受人恩惠使自己进退两难,他明知这样报仇很难,但是坚决拒绝了“简单”的方式,这就是他,很纯粹的,悲剧式的复仇者。

里面的赵简子也是个爱才之人,这样的人谁不想要,多次放他,又最后把衣服给他,完成他的心愿,也是让人很感动的。这样的举动想来也会为他加不少分,会引来很多人才。

相关文章

  • 豫让报仇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

  • 豫让报仇

    豫让是一名刺客,他的故事记录在《史记刺客列传》中。 豫让是晋国人,起初事奉范氏、中行氏,但是在事奉他们的时...

  • 豫让为主报仇

    晋国到了后期,权力被六家大夫掌握,这六家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另外四家灭掉...

  • 距离

    豫让为智伯报仇的故事可歌可泣,吞碳涂身,舍生取义。但我总觉得豫让的行为有点不近人情,近乎人情的大概是赵襄子与豫让的...

  • 你珍惜就好,活着就好!

    先讲个故事: 战国时期,晋国君主知伯被杀后,他曾经宠信过的大臣"豫让"决定为其报仇。 豫让先是伪装到赵国的宫中洗厕...

  • 豫让

    王葆谦先生曾这样评价过这么一个人:“侠肠烈胆矢精诚,只为报仇不为生。”他便是《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豫...

  • 仁智襄报仇 忠豫让取义

    团灭智襄子之后,扛把子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瓜分了智襄子的地盘。赵襄子还不解气,把智襄子的头割了下来,把里面掏空再...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出自东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让,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豫让为给智伯报仇,伏桥如厕...

  • 《通鉴》的另类读法(4)‖我的执拗,谁能懂?

    文/澧之谣 《资治通鉴》原文: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

  • 《资治通鉴》谋略6:敌人被你打败后,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资治通鉴》周纪一 【原文】 太长,略 【译文】 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豫让报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bt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