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发生与机体的产、散热过程有关。
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静息时是内脏和脑;运动时是骨骼肌。不同运动产热量不同。骨骼肌的产热量,步行时比安静时增加3倍,剧烈运动时(5公里越野)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占总产热量的90%以上;运动强度、耗氧量、产热量呈正相关。
机体以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四种方式散热,环境温度为21~25℃时以传导、对流、辐射为主;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是唯一有效的形式。
湿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含水分量越多,湿度越大。湿度大于75%时,蒸发量会大大降低;湿度达到90%~95%时,蒸发完全停止,此时汗液分泌量会大大超过蒸发量,大部分的汗液来不及汽化就从皮肤表面滴落下来,表现为大汗淋漓,此时机体虽出汗多但不散热,成为无效出汗。
机体的产、散热失衡引起温度变化。高温环境,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湿度过高时,蒸发量减少或停止,造成热量在体内蓄积,导致机体内部温度短时快速升高,可以迅速达到41~42℃,造成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的直接损伤,导致中暑发生,这也是桑拿时候会发生中暑的原因。
知晓这些道理,对预防中暑和中暑处置有指导作用,还可以救命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