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Q84》评述整理

《1Q84》评述整理

作者: 光影尘迹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09:10 被阅读0次

不说明就不懂的事情,等同于说明了有不懂的事情。

­——村上春树

用心理学解读过后,对《1Q84》文学价值依旧心存疑问,求之,有所得。

碎片化观点,如下。

水井和电塔是隐喻世界到借代世界的转化。

听神之音的预言者参照的是弗雷泽的《金枝》。君王是民众的倾听者,主动链接着神与民,但其等待的是程序性操作的死亡。

直接关联着时代无意识/集体潜意识,即现代困难的生存状态。

墙和蛋。墙是现代歧视、贫富差异、根本的政治压制。

空气中制作茧囊的小人,是民意和舆论的暗喻,是集体潜意识。

没有春天,借时间的隔断,体现一种不可重复的宿命。

细腻的生活场景和那高度娱乐性,反映的是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失去精神依托的人们对精神内涵和回归自然的追求。

深绘里的年龄从10岁开始停滞。而每每10岁记忆的激活就代表着双月的出现,两者有联系吗?年龄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单数章节或有天吾创作的可能。毕竟青豆是天吾的子体。

(瞎扯淡,我坚持1Q84才是天吾后续的创作。还有说空气蛹就是1Q84的,循环论证晕不晕。)

角色扮演小说、舞台道具世界、缺乏自明性的语言。

用声音讲述故事-成为文本故事、文字不是我讲的故事,村上写的是不同时代语境的故事,是不存在的父权,即体制和神灵。

探求形象的连锁。

是空洞的,是过后只需填补馅饼的空壳。

最后译者的观点,

“一般读者的盲目跟风是情有可原的,但作为文化人,就应该在热销晃眼迷惑的同时,沉心细读,且关注学者、文化人是如何看待评述村上文学的……只要获奖,只要好卖,只要经济效益惊人,就无分析的大肆吹捧,连文化人假装的那点矜持都已荡然无存。”“不喜欢那种故弄玄虚的矫揉造作,明明媚俗却又装的纯粹。”

于我而言,依旧是坚持心理学的观点。

村上春树想给出极端宗教的(奥姆真理教)运作的深层原因——前现代意识的爆发。所以村上在作品围绕着父亲(权威)入手,以超自然的小小人为喻,表现为体制(先驱的、家庭的)的压迫,宿命的安排,形成的是后现代意识,是叙事的解离,现实假象的缺少。

而小小人、空气蛹的隐喻都有意无意的指向着集体无意识,是时代根深蒂固的产物,也是维持世界运行的力量,而倾听者、接收者是民众的代言,是平衡的副产物。

而至于天吾的创作,我否定空气蛹就是1Q84的循环论证法,我也不赞成青豆也是天吾,单数章节是天吾创作的可能。我以为1Q84更有可能是天吾的作品。

对于村上春树,我以为村上春树本人、作家的村上春树和村上春树的作品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说xx作品表达着xx思想,但用(单一)作品评判作者有失偏颇。但实话说,我此前也对村上文学不屑,毕竟它充斥着露骨的毫无责任的性,也因此一直对娱乐小说有偏见。但文学评论给了我更多,超过了表面的理解。

“每个人就像一栋二层小楼,除了客厅、卧室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地下室。在每个地下室下层还存在另一个不同的地下室。”

凭何辩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Q84》评述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c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