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第1079篇】
第六章 演化、业与轮回 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12626/f25e3982a5f07065.jpg)
摘录:
1.谚语说:“坏行为有一项好处,那就是能够被净化。”
2.藏族人说:“痛苦是扫除一切恶业的扫把。”
3.如果我们能够观察业的法则,在心中唤起慈悲的善心,如果我们能够净化心灵,逐渐唤醒新性的智慧,那么我们将可以变成真正的人,最后证悟。
业,将人和一切生命存在的行为划分为身体行为、语言行为和心理(意识)行为三大范畴。这三种行为均可形成三种相关的持续不灭的力量,即“业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12626/843d77af60da2239.jpg)
新知:
在这章节中,说到“业”东西方都有逃避责任的特殊方式。
东方人把业当做不帮助他人的借口,他们会说,不管受到什么样的苦,那是“他们的业。”
在自由思考的西方世界里,人们却正好相反,相信业的西方人会“敏感”和“小心”的过分夸张。他们会说,实际上,帮助他人就是干预了他们“自寻出路”。
关于西方这一块,我想到了心理学的认知,最早上线下课的时候,记住一句话:“改变自己是神,改变他人是神经病,我们连想要改变他人的念头都不有。”
这让我想到的伴侣,每次有冲突或不满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暂停下来,去觉察自己的控制欲或不安全感来自那里,等等……
这样的确是化解冲突,也会让我的关注点不断延展,但是在中国的易经中好像又有了另一种说法……
当思想和认知有冲突时,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判断,去中和,我觉得一切出发点应该从【爱】出发。例如:“先生抽烟”不去刻意去管,而是应该把自己担忧告诉他,或者是让他去锻炼,在烧饭中注意食材的辅助……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边学习一边精进,不应该固守一个理念思思不放,让我们的头脑得到更好的激发,收获更多有意思的事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12626/b7f0f26257c993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