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消息引发了楼市的极大关注,被很多人认为是向楼市释放了积极信号。一个是个税起征点拟上调至5000,其中新增了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项目的扣除,被认为对买房者有利。
另一个消息是定向降准,从6月20日公布的信息来看,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系列措施中,包括了“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这一条,流入市场的钱又增加了,这些钱会不会变相流入楼市呢?
事实上这些年中国房价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就前几天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房价数据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有61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房价上涨的城市比4月份又多了几个。
那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吗?看点君认为在目前的高位基础上,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了,尤其是在那些人口流出量大的三四线城市,更不具备房价上涨的基础。但政府也不希望房价下跌,因为一旦房价下跌就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所以通过限售来锁死流动性也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说房价不可能再过快上涨呢?首先近几年来的疯狂卖房已经消耗掉了大量库存,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很长时间的买房需求,在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的情况下,未来房价也不具备大涨的空间。
涨价去库存已接近尾声
涨价去库存是楼市热议的一大话题,因为在中国,房子除了居住属性外,还有很强的投资属性,市场行情是“买涨不买跌”,所以只有涨价才更容易把房子卖出去。近几年随着各地房价的大涨,去库存效果显著。
从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来看,截至5月底,监测到的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库存总量为427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2%,城库存规模已经跌回2012年3月的水平,去库存化周期降到了10.5个月(合理区间为12-16个月)。
总体来看,全国城市消化周期均有收窄的态势。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6个月、9.5个月和9.8个月。
从中不难发现,三、四线城市的存销比下跌较为明显。在存销比小于6个月的城市中,许多为三四线城市,在存销比后10位的城市中,除了杭州、南京之外,其他8个都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房子的热销盛况,也预示着涨价去库存已接近尾声,未来购房政策收紧的概率也将加大。
被提前透支的购房需求
近几年来,排队摇号、千人抢房、500万购房诚意金等一些列买房的火爆场景频频出现,在房价不断上涨、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等因素的推动下,人们买房热情高涨,但楼市的狂热其实提前透支了许多人的购房需求。
在一份全球购房者平均年龄调查中显示,中国人的平均购房年龄已经提前到了27岁,远远领先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了首次购房平均年龄最小的国家。
全球各地首次购房人口平均年龄一览
经济发达且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德国人,为什么要40岁以后再买房呢?原因很简单,德国人租房很幸福,在制度保障下租房福利多,而且房东不能随意涨价,另外高税费也让很多德国人宁可租房,租房率高达 57%。
日本的买房年龄也超过40岁,按理来说,人多地少的日本房子应该很紧缺呀,但日本租房成本低,而且房子增值空间小,所以日本人也不热衷于买房。
虽然中国的国情和他们不一样,但这一数据也足以说明中国人的购房需求被提前透支了。
那些毕业就买房或者买房结婚的人,在父母的支持下早早地就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当然许多人也背上了沉重的贷款,他们的买房需求已经提前得到了满足。加上中国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滑,总人口会逐渐减少,所以说未来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房子。
长期来看,那些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单一、人均收入低的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时必然的,哪些地方的房价在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就基本到顶了。为了防止房价大幅下跌,只能通过限售锁死流动性,宜昌的限售就是明显的征兆。所以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长期看空。至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由于人口的流入,则会有一些新的需求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