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有两个老师,石老师是爷爷,名字叫石清泉(清泉石上流),我不太记得他的长相了,只记得瘦瘦的,总是笑着,他教我们数学和体育,是班主任,教我们上课的规矩,教我们打扫教室卫生。比如上课时背要挺直,双手背在背后握在一起,不能动。他上课时在黑板用彩色粉笔画小花和小鱼,做加法。是这样画的:
游在童年黑板上的小鱼,开在童年黑板上的小花画得比我好。彩色粉笔有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石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回去折小棒,100根。小棒用来算加减法,小棒来自于路边和山坡上的杂草灌木,最干净漂亮的那种,有一次我妈带我折了好多好多,折断成食指长短,用橡皮筋捆成一捆。还有一种草,茎上黑乎乎的,那种小棒比较粗。在课堂上怎么用,我记不太清了,就记得那天下午折到了一大把,好高兴!
体育课我们就在教室周围玩,小时候对于朋友没有什么概念,玩的时候,好像也不知道玩什么。
石老师给我们说,“说话不算数,走路qin(低)着头”,意思是,不能说谎,说谎的人,走路都抬不起头来。还有“小时偷针,长大偷牛”,让我们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然以后越偷越大,就不好了。
另一个老师是冯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在我印象里脸圆圆的,大大的,白白的,面如白玉盘,总是笑盈盈的,冯老师教我们语文。她在后面黑板上做黑板报,把所有声母和韵母都拼成了一个娃娃拿着教鞭的样子,具体的不记得了,网上也找不到,大概类似o是脸,a和e是眼睛,ü是嘴和鼻子这样,我一直以为这图是很有名的,但是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图,是冯老师的创意吗?
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小学的拼音知识学得是多么扎实和准确,到现在都记得很牢,背得很熟练,随便都可以教别人。
语文老师大概也是教音乐的吧。
冯老师和石老师总是笑盈盈的,我放学在家里总是回想他们笑的样子,觉得他们特别好,大概五六岁的孩子刚开始对男女有一定的认识,我总是幻想着冯老师和石老师结婚,他们就是一对……
后来,二年级,语文换成宛老师,数学换成郭老师,宛老师也是白白圆圆的脸,也年轻漂亮,微微丰腴,和冯老师不一样的是,宛老师好像是短头发,矮一点。其实我都不知道记忆是否准确。宛老师教我们跳了一支舞,《泥娃娃》,周末我们去学校里学,在一个小房间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小乐器,摇铃,三角铁之类的,我们班一个很有灵气很漂亮的女生拿了三角铁,她短头发,尖下巴,下巴上还有一颗小小的褐色的痣,在我看来,她十分好看。泥娃娃的歌词和舞蹈动作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忆犹新。
在家里,同村人总爱逗我玩,让我唱歌,让我跳舞,学校里教的歌有好多: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呀,让我亲亲你呀,我的好妈妈”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对了,我在学前班是做文艺委员的,负责“发歌”,就是每节课前起一首歌领唱,有时候歌教完了,我还不会唱,又要发歌,我只好把前几个字念出来,让他们开始唱,比如“我的好妈妈,预备起——”
据我了解,课前预备时全班唱歌等待老师进班似乎是我们县的地方特色。课前各班唱歌,效果非常棒,现在我执教的大城市小学,课前预备是静息,准备好学具就趴着静心,还是觉得唱歌更符合学生本性。
郭老师是我们班郭琪的爷爷的兄弟,在我们学校开了小卖部,当过我们语文老师,可能是宛老师怀孕了,郭老师来带吧。郭爷爷是长脸,头发卷卷的在头上,下巴上总是有黑黑的胡渣,他写字很漂亮,在黑板上写汉字,写拼音,教我们“的,得,地”的用法,就是小学二三年级学了一次,以至于我一直以来对这三个de的用法十分准确,很多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未必能掌握。
二数学是谁教呢?是不是郭爷爷一起包了?不记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