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煜与晏殊

李煜与晏殊

作者: 果冻乐不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1-09 23:25 被阅读0次

      读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透过那些内容风格不同的作品,去探寻到一个作者的心灵感情的本质。李后主的词虽然在外表的风格上,我们把他分为了后期和前期,但本质上来说,他的词还是以真纯(赤子之心),他的锐敏的深挚的心灵和感情的一种投注。看看那首《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前两句是目之所见,三四句是耳之所闻,五句是鼻之所嗅,后面饮酒到微醺半醉时说的是口中所饮得享受。李后主没有节制的享乐贯穿全篇,直到最后两句欣赏了人间的歌舞享乐,还要欣赏大自然天地间那一片皎洁的月色。李后主的词完完全全以感性为主,是一个感性的诗人。

    而另一首流传更广的《虞美人》,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永恒无尽,人生的短暂无常。前面五讲到此,是词发展历史之中的第一个阶段——晚唐五代词的演进。南唐的词最富于感发的力量,而且很多词都是从大自然景物中给人的感动。

    接下来赏析的是晏殊的词,他的词表现的是一种圆融的观照。可以说晏殊是一个理性的诗人。所谓理性的诗人,不是那一种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理性,而是对于自己的感情有一种节制,一种反省,一种掌握。他说年华消逝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可又并不深陷其中,自怜自艾,还给人有更美好的憧憬,那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美妙期许,所以叶嘉莹先生说他有圆融的观照。

    那一首《浣溪沙》表达了人生短暂,春光的短暂,而“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所写的既是两重的悲哀。也是两重的反省,这就是晏殊的特色。

相关文章

  • 李煜与晏殊

    读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透过那些内容风格不同的作品,去探寻到一个作者的心灵感情的本质。李后主的词虽然在外表的风...

  • 闲话珠玉词:似曾相识燕归来

    文/筠心 图/网络 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是一对父子词人,而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父子俩,也是写小令的高手。晏殊自...

  • 李煜,晏殊,欧阳修

    晏殊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在他的词中很难找到牢骚和抑郁。他的词集叫《朱玉集》,与他的词珠圆玉润的风格非常契合。他的词,...

  • 以词感人——《唐宋词十七讲》

    今天阅读《唐宋词十七讲》的第五讲——冯延巳(下) 李璟 李煜(上) 冯延巳的词与晏殊和欧阳修的词,常常有互...

  • 唐宋词(晏殊)

    晏殊受冯延巳影响,表现的是词里的意境非感情事件;又与李煜形成强烈对比,对感情有理性节制。 冯正中——执着的热情;晏...

  • 他是太平宰相,又贵为帝师,却因一事,实锤惧内

    他是太平宰相,贵为帝师,与欧阳修齐名,和儿子并称大晏、小晏,世人却不知他也有难言的苦处。 他就是北宋才子晏殊。晏殊...

  • 忆小莲

    晏几道,晏殊之子,延续了晏殊的诗词才华,虽然在晏殊逝去后家族没落,但其一生也算平淡,没有太大的波澜。 晏几道出生富...

  •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

  • 晏殊

    又恐在梦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煜与晏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gh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