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起我就在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活着为了什么?吃、享乐、成就一番事业、受人尊重、帮助更多的人?原谅我的志向看起来这么飘茫,因为我生在一个还算小康的县城家庭,眼界的局限加上衣食无忧让我有精神方面的追求
而在我都要放弃的30岁,想着就像周围人庸庸碌碌埋头苦干的30岁,居然知道了答案!
刘丰老师说,人生的目的在于提高思维的自由度。犹如一支射向空中的烟火点亮了我的世界 原来这就是我活着的目的
而为什么我生而有罪呢?最代表着认知的局限,有了身体,有了我的认知,就会成为我和高维宇宙的无限认知间的阻碍。因为我会一切以“我为中心”去思考,便有了我执。而很多人还不自知。
刘丰老师很形象地把在地上爬行的蚂蚁的世界比做二维世界,因为他们只能在一个面上行为生活。而我们的世界是三维世界,因为有了高度,我们可以用两脚跨过一个长度,而不是接踵前行丈量而过。

而蚂蚁是永远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模式的,就像我们常常用是非、黑白来定义事件。一件事非A即B,就像妈妈和媳妇落水了,你先救谁?其实很荒谬不是吗?要是两人都会游泳,用得着救吗?要是一个人离得老远,一个人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近处的人淹死,划过去就那个可能游过去就会淹死的“爱的人”?当然女人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求的也不过一份心安,无可厚非。
只是如果你站在三维的角度,再发现增加时间的变量,你会真的相信,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那么如何把三维思维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呢?永远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不评价对错,问对方想要什么?问自己想要什么?这就把原本非黑即白的两面派变成了,可以有第三个可能的综合体,就像卷起来的纸,二维世界的我们可能会扯一堆对呀错呀,各种论据支持,而到了三维世界,很简单,起点A终点B,来吧,跨过去。
忽然有点理解,为何凤凰娴一直在说每个当下都问自己要什么。李老师说,我演的戏太多了,明明要的是幸福,还要拼死拼活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然后被“负心汉”抛弃的戏,我真的演了好久,也入戏太深。想想还挺好玩的。回到上一篇,我可以想“自己怎么那么蠢,怎么不听劝”,也可以跟自己说“自我评价是撒旦的行为,那个年龄的你,以你的阅历和行为,嫁给他是你能看到的最能获得幸福的方式了,已经很好很好了。而且经过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你会更坚定地朝你的想要前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前行,不断修正的过程呀,一路看景到山顶,多好呀,经历了然后慈悲,你看多好呀!”“你是最棒的!”
忽然也想起,我们经常要求孩子这个那个,孩子真的能负荷大人的要求吗?他在这个方面的理解和行为能力真的达到能完美做到的层次吗?所以有一天看到智者这样对孩子说,“你还这么小,就会自己吃饭了,太棒了”,而不是“怎么这么不专心,饭都不知道自己吃”,前者产生的巨大激励力,真的很赞哦。当我们把对方的过往和年龄阅历加上,认可对方的行为和成长,能给对方多大的鼓励和支持呀!
愿人生更美好幸福,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