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但我还是小看了村里情报中心的强大信息交流力。
上午,母亲在镇上的医疗中心做一个胃镜,我凑巧知道后,前去陪护。
农村里的医疗中心是以老年人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等在胃镜室门口的病患,都是五十以上的,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那些人自己 在聊天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信息,当然也有一个年轻的,占的比例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说 十几个病患中,只有一个是年轻人。
上了年纪的农村人,聚集在一起很快会热聊起来,首先从自报家门起,接上“邻村”的暗号后,接着聊得越来越深入,当然婚姻信息方面的话题最感在位各位想兴趣。这不,我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左右时间,我听到了两个家庭的婚姻故事:
故事1
一个是孩子的父亲,孩子已是三十六的年纪至今还是单着。这位农村的父亲对孩子不成家的现状深感愤怒,觉得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他说,他下了最后的通牒,如若再不成家,就从家里赶出去,从此就当没这个儿子。
说是赶出去,也不过是从一个居住地挪到另一个居住地,因为这位父亲早就为孩子买了房子和车子,只等一个媳妇上门了。
听众表示很好奇,你家这么好的条件,咋就没姑娘愿嫁呢?
这句话让这位父亲打开了话匣子,他讲出了其中的缘由,他儿子其实老早处了一个对象,也上门来过了,来了几次后,这位父亲发现了这个姑娘的不同寻常之处,就是脖子处有一个疙瘩。父亲不放心,暗自联系好医生,让姑娘去检查。果然检查出来后情况不妙,这位父亲就硬是拆散了儿子的好事。
听众纷纷表示对父亲做法的赞同,连连说姑娘的条件不论,但是身体有病的却是不能要的,都说这个拆散是对的。
可是他的儿子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带姑娘上门了,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父亲是急得不行,可是又无能为力,最后把儿子赶出去独过。不过他说幸好还有一个女儿过得很幸福,感叹那时候出生的时候,生了儿子在人前很有面子,现在为了这个儿子操碎了心,真是哑巴吃黄连啊。
故事2
没等那位大哥的故事讲完,紧接着另一女听众说出了一个完全与上个不同结局版本的婚姻故事。她也有一个儿子,二十四岁就成婚了,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孙女了,比同龄人都早做上了奶奶,现在含饴弄孙,人生责任已是完成大半,在农村人中是别人艳羡的对象。
可是,她的话题一转,转到了一个同龄的闺蜜身上,闺蜜有个女儿,今年已有三十,属于大龄姑娘了,家里条件相当不错,闺蜜急得不行,经常通信息问她有相应的小伙子没有。她话里话外有透露着一份欣慰,自家 的条件虽不如闺蜜家的好,但是别人家有姑娘大龄没成家,在子女的婚姻大事方面,也算得一胜局。
你看,短短的时间我就得到了两个活色生香的故事,如若呆上一整天,我都不用愁写作素材了。不过家长里短磁场太强大了,不知不觉你也被卷进去,忍不住八卦地想继续追问,侧着头倾听者,沉迷于其中不亦乐乎!
该远离还得远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