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永澄老师的课程「如何制定目标」。这一节的课程帮助解决了一个卡点问题:为什么要制定目标。
在这学习课程之前,我理解的为什么要制定目标是觉得目标像灯塔一样具有指引性,当我们有了目标就能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直到达成目标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目标,是因为我们做一件事往往会有各种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没有目标的指引,就像我们在一条雾蒙蒙的路上行走,不知道路的尽头还有多远,经常会在这条路上因为前方的未知而想要放弃。
在永澄老师的课程中,我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就是人生的层次分为5层:第1层,负面情绪的应激反应;第二层,积极情绪的反应;第三层,基于现状的有效管理型;第四层,基于角色的价值明确型;第五层,意义明确型。让我们去自我觉察和认知自己属于哪一个层级,如何去向更高层级靠近。我对于这块的一个卡点:不清楚目标和目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在老师的课程中得到了解决。当我们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就列出自己的角色,当我们代入角色后就会很容易明确自己的目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做到什么,而目标则可以理解:为了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某件事需要做到的程度,可以理解为手段的一个结果。当我理解清楚了目的和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我现在对于制定目标会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 把自己需要扮演的不相关的角色列出来(5个)
* 把每个角色最重要的3个目的列出来
* 把要达到的目的列出3个最重要的行动计划
* 把行动计划要达成的结果目标列出来
通过这样层层拆解,发现自己对于制定目标没有以前那样空而不落地了,反而觉得自己这样制定目标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梳理和拆解达成目标的调动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现在再回顾为什么要设定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灯塔作用,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以及行动层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自内心的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开动员大会,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