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22514/e919a9382d5348a8.jpg)
生孩子是很多人看来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我当时,却是纠结了几年,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刚结婚的时候,老妈催我要小孩,一方面我那时候确实玩心未泯,觉得小孩子太麻烦,一方面也是担心生完孩子照顾的问题,就拒绝要小孩。我对我妈说:“我婆婆忙生意走不开,你又没退休,而且你们都在外地,生了孩子谁帮我带呀!”这既是借口,也是事实,结果我妈说“这你不用管,你只管生,生下来自然能找到人帮你照顾”。
我向来对这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说法是不信任的,当然不能信我妈的话,所以也一直拖着没要,而且期间我还很认真和老公讨论过要不要丁克,被我老公委婉而坚决的拒绝了……没想到过了几年,也不知是因为年龄到了母性大发,还是受各种亲子类真人秀的影响,突然觉得,我想要个宝宝了,于是就走上了“育儿”的长征之路。
从怀孕到分娩,我像所有准妈妈一样激动又欢喜,虽然偶有不适,但还是被幸福的期待给冲淡了。我和老公像所有初为父母的人一样,惶恐而又兴奋,当第一眼看到我家乔乔宝贝的时候,我激动得落泪了,心想:辛苦的十月怀胎算什么,为了见到你什么都值得!没想到,紧接着乔少爷就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怀胎十月的辛苦真的不算什么!开始养育他、照看他,才是辛苦的真正来临!
首先,果然并没有像我妈说的那样“生下来自然就有人帮忙了”。出了月子,我妈就赶回去上班了,月嫂的任期也结束了,我还是没有找到能帮忙的人,所以从那以后就和老公两个人照顾宝宝。我家宝宝由于肠胃不好,比较难带,奶吃不好,觉睡不好,那时候老公扔下店里生意全天候在家帮我,但我还是几乎崩溃。宝宝晚上几乎每个小时都会醒来哭,我就要每个小时醒来喂奶、哄睡,那一段时间每天总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而且还是支离破碎的小睡,导致我得了精神衰弱,心脏也不舒服, 有一次呼吸困难几乎晕倒,老公差点叫了救护车。我当时自嘲:还好我是自己决定要宝宝才生的,累死也不怨别人;如果是因为听了我妈的话早生两年,那我现在一定埋怨死我妈了!
其实我身边很多朋友那时候都有了小孩,但要么是妈妈婆婆抢着照看,要么甚至直接把孩子放在姥姥家,小俩口照样过着悠哉的小日子。所以跟他们诉苦,根本得不到理解,他们觉得不就生个孩子嘛,能有多辛苦,没觉得生活有很大变化呀!我和老公同甘共苦,而且总是互相安慰:能省就能养,没有人有义务帮我们,靠我们俩自己也能把宝宝照顾得很好!
苦熬了小半年,总算把最艰难的时期挺过来了,偶尔能睡四个小时以上的整觉了,宝宝爱笑爱闹,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又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眼前——我的产假要结束了!眼看要回去上班,家里还是没有人指望得上,无奈之下,本来坚决反对雇外人照顾宝宝的我也不得不开始找保姆了,后来好在有亲戚介绍,在老家找了一个相对可靠的阿姨,磨合了一个月,我就忍痛交接,把宝宝交给阿姨回去上班了。
但是,由外人照看宝宝还是不甚放心,而且由于宝宝比较难带,保姆自己全天候在家不太搞得定,为此老公也不得不扔下生意,继续帮忙,成了“半全职家庭妇男”。开始上班的我,也并没有躲过多少责任,一边要努力克服没有康复的“孕傻”,一边又在育儿和工作的双重任务下疲于奔命。白天在单位要努力完成各项指标,晚上还要起夜多次,喂奶、哄睡,甚至还要忍受乔大人偶尔的心血来潮——后半夜起来high!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保姆可能还要休假,全天候带孩子之后,到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班,竟还有一丝丝的安慰。
如此这样煎熬了半年多,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晚上的睡眠也越来越好了,和我们的互动也越来越多,看着他开心的成长,我总是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但细数他出生的这一年多来,我的自由时间几乎全军覆没。由于堵车,每天早上七点就要出门上班,下班到家也经常七八点了,满怀愧疚的想多陪陪孩子,从进家门到哄他睡着,几乎是寸步不离。哄他睡下到我自己睡觉,几乎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好不容易熬到周末,还要陪他去上早教课,偶尔有个五一之类的假期,也因为保姆休假,搞得我比平时还要疲惫。以前最喜欢的休息方式:逛街、泡澡、按摩、泡咖啡馆,这些活动几乎全部取消,我的脚步总是匆匆,再没有闲庭信步的时候了。
虽然总是告诫自己,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这是应该的!但看到别人家的姥姥、奶奶帮忙照顾孩子时,还是忍不住羡慕啊,经常还有朋友跟我埋怨自己妈妈或婆婆照顾孩子的习惯不好之类的话,我只是苦笑:有人帮忙就该谢天谢地了好么!盼星星盼月亮,老妈终于要在今年底退休了,我心里偷偷盘算:等老妈来帮忙,我就可以干这个玩那个去了!结果前天给老妈打电话,聊起退休后的打算,老妈说“我和你爸先去三亚猫个冬再说”!我嘴上应和着“是啊是啊,去三亚呆一段时间挺好的”,心里却已经泣不成声了,原来我母后压根儿没想着帮我照顾孩子的事呀!我不敢说我心里没有埋怨,但我和老公还是那句话:“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有义务帮我们照顾!”
可既然总是这么告诫自己,为什么心底里还会有些许埋怨呢?为什么看到别人家的姥姥奶奶还是会忍不住羡慕呢?也许内心里还是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拎得清吧,在中国的社会,老人帮忙照看第三代仿佛是一种义务,出钱出力不说,还被儿女各种挑刺。我本来是很反对这样的风气的,可到了自己这,还是期待着能得到父母的帮忙,一旦得不到,也很难坦然接受,这种心态,自己也很难解释的清。但所有这些也只是想想,对于妈妈和婆婆,我都不会主动要求她们来帮忙。就算再难,也要咬牙坚持,谁让孩子是自己的呢!但也允许我仰天长叹一声罢:“真的没人来帮我带孩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