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屈臣氏,想买一个空的滚珠瓶,结果店员带我找到了夏季的身体走珠露。我说,不是这种,我只要瓶子,空的,小小的那种滚珠瓶。店员几人面面相觑:“怎么可能有空瓶!”
一时间我有点小尴尬,对于店员的这个反应,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我是看到朋友在用,才想过来看看这边有没有卖。
难道不是应该反应:原来还有空瓶?或者是:很抱歉我们没有空瓶。
而是:怎么可能有空瓶?
很多时候,我们已有的观念以及所处的位置让我们抗拒新鲜事物,甚至排挤否定新事物的出现,不是不能接受,是本能的反应先于思考。而且这几位店员的反应,似乎承认他们并不知道有空瓶会对影响他们的专业。
记得以前计算业绩,大家每日轮值一人审核,一直无声无息。直到有一天我从旁经过,看到值班同事在用数据透视,好奇问一下在算什么。他说:业绩呀。“瞎说!业绩用透视怎么算,你直接拉公式不就行了。”“不需要啊,透视直接拉就行啊,用什么公式,麻烦!”后来我们办公室围在一起讨论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每天大家轮值计算业绩竟然各算各的,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达五种算法,而且不分伯仲,都是自己用顺手的。
你看,我和那位同事最开始知道大家用的是不同的方法计算业绩,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对方的方法,自认为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结果其实没有所谓的好坏,而且相互包容和分享之后你还会发现,方法还不止我们这两种。
从那之后,对于所有事物,我都不敢轻易否定,即便是权威,也有山外山。
对事物的包容,总能让你看到更多,而保有一种分享的心态,则能让你越分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