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明,我国经济发展要特别注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防范金融风险成为贯穿2017年的关键词。那么2018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2018年是金融监管年,前期国务院成立稳定发展委员会并部署工作,主要突出强调金融监管协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而管理金融风险的重点是“去杠杆“。
2016年下半年,金融市场的高杠杆引发了市场的集中关注,央行一再提及当前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导有序去杠杆化。由于近些年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新型贷款形式的资产急剧上升,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大。但是由于经济下行致使资产配置在2015年后由直接投资实体经济改为购买固定收益债券,致使机构利用“短借长贷”套利,促使杠杆率攀升、债务负担加重和不良资产增加,因此处理不良资产,稳步“去杠杆”成为2018金融工作的中心。
那么经济和杠杆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行业专家指出,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正式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目前杠杆率有所下降,但是效果不太显著。据相关数据的统计,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4%,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强去杠杆必伴着经济的下行,经济发展需要和“去杠杆”保持平衡。“稳”增长成为去杠杆的首要目标,而杠杆本身也强调“稳”,稳后才能移,由地方向中央,由企业移居民,传统移新兴。消除机构性矛盾后,我国经济增长才能真正的去杠杆,促使宏观经济盈利,微观企业盈利,真正的促使实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居民收入和负债不平衡所引发的金融风险。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总负债(贷款+公积金贷款)与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正以每月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我国2010年的居民负债增速是19.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10.9%,截止到2017年居民负债增速为24.9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7.3%。中融民信专家指出,通过居民负债和收入的对比可见居民所承担的负债贷款的压力在逐步增长,目前居民负债占可支配后入比重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达到92%,超过美国90%水平。中国居民杠杆率的迅速攀升或将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迅速攀升,其受融资条件趋紧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目前相对有所放缓,但是这同样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警惕。因为2013年初,居民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30.7%,但是2016年底就提升到了44.4%的占比,而且这个数字只是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内的信贷余额,不包括公积金贷款和其他民间贷款等渠道的居民债务的数据,可见2016年底的居民负债要远远高于44.4%。
那么中国居民债务不仅是居民银行贷款数据,目前中国家庭债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买房除了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还有民间借贷及朋友借款等多种模式。据统计,目前一二线城市居民杠杆较高,三四线城市偏低,并且出现区域差异化的特点。居民负债增速过快,居民杠杆率离顶部已经不远,居民收入和负债的不平衡会引发金融风险的发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对于风险的警惕以便于风险可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