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知道做到》

现在很多人都很苦恼,为什么听了很多课,看了好多书,为何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知道而做不到。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还有我们熟知的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与行的距离,知道和做到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让人们无法逾越。从知道到做到,中间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方法。即是一个方法又是一个原因——为什么知道而做不到?
其实这是一个共性问题,那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对症下药,开药方。
(一)信息超载,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有点贪多嚼不烂。人们由于怕被时代淘汰,拼命地买课,什么火,学什么。爱学习是好事,但是,方法不当就会出问题。获取新知识远比运用旧知识要有趣,人们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忘记了学习的目的是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使得我们分不清努力的方向。
(二)消极过滤,这与思维定式有关,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当我们小时候做对某事,大人们会觉得正常,不予以表扬,而做错事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从而,导致很多人习惯带着消极的有色眼镜看问题,却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表扬。也就是说,面对积极的反馈,我们会产生怀疑的心态。一旦形成消极思维,大脑就会自动筛选那些符合认知的信息,不符合的直接过滤掉。会先入为主,即使那些正确的信息,也会表示怀疑。思维方式是一种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三)缺少跟进,这个是最难克服的。信息超载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消极过滤是态度层面的问题,这个是行为层面的问题。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学完一个知识,就刀枪入库,再马不停蹄地去学下一个,根本没有时间来消化、吸收学到的知识,更别谈运用了。接收了新知识就应该制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找到问题的症结就好办了,下面再给出问题的答案。
(一)针对信息超载,我们要采取精要主义,少而精,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求无限,必然会失败。其结果要么被知识的海洋淹死,要么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那是不是不学习了呢?当然不是,必须学习,有选择地,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专业户。就拿读书来说,与其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如少读书、精读书,做到消化吸收。对你有用的书,要反复的读,常读常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这些知识能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完全内化了,自然而然就能够做到了。
(二)针对消极过滤的策略,首先有意识地采取积极的态度,先接收再深思熟虑,看这些知识、观点是否合理,若合理就接受,不合理再提出质疑。不要一开始就否定,对新东西保持开放的态度。
(三)跟进的策略,这里有个10倍时间法则,就是你花了一个小时学习一个知识,你要用至少十个小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落实到行动上。知识要转化成技能,技能对我们才能真正起作用。知识到技能之间只有一条路,就是不断重复,持续地跟进,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就拿游泳来说吧,你学了知识之后,最关键的是不断地下水练习。如果只会理论知识不实践,一辈子也学不会游泳。不要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知道怎么做的人不厉害,真正厉害的人知道又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