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总爱玩游戏,该怎么办?

孩子总爱玩游戏,该怎么办?

作者: 勿忘初心丨 | 来源:发表于2017-03-10 11:33 被阅读0次

在我的微课群里,宝爸宝妈们每天都在提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一个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人提,那就是:我的孩子总爱玩游戏,我该怎么办?有些宝妈在群里很自豪地分享管理经验,每天只准孩子玩多久电脑,但绝大多数宝爸宝妈试尽各种办法,结果还是没有用。我想,我应该用一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游戏,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这样,每个人就会有每个人的做法了。

首先,来看一幅图,这是我一位初三学生画的:

好不容易工作学习了一星期,终于可以坐下来放松放松了,心里面想好,就只玩一局,结果。。。这一局赢了,太爽了,好像接下来没什么要做的,再来一局!这一局输了,哎哟好可惜,不行,我说什么都还要再来一局!结果,不等到最后时刻:妈妈拔电源、已经困得玩不动了、爸爸开始打人了……是绝不会停的。身边太多太多的爸爸妈妈都这样跟我倾诉,孩子变得越来越机灵,我监督着有时还好点,一旦我不在旁边,孩子就能无休止地玩下去。这真的太恐怖了,游戏就如电子毒品一般,不断地让孩子上瘾,更上瘾,不断地让孩子越来越逃避现实的世界。该怎么办呢?

往往家长这样问我的时候,我都会回一句:“那你的孩子不玩电子游戏,那他玩啥呢?”很多家长很快就能回答:“看看书呀、听听音乐呀、运动呀……不都可以吗?”就像我那位初三的学生画的那样。

这个时候,我又会问家长了:“既然这些可以替代孩子玩游戏,那为什么不让他去做,或者跟他一起做呢?”“可是他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啊,只对游戏感兴趣!”大多数家长会这样回答。那么问题来了:游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游戏感兴趣?

孩子是对游戏本身上瘾吗?

分享一个著名的实验: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把一只老鼠放进只有两杯水的笼子里,一杯是普通的水,另一杯是混有易上瘾物质的「毒水」。你会发现,老鼠老是喜欢容易上瘾的「毒水」,总是死得特别快。后来到70年代,一个加拿大的心理科学家 布鲁斯·亚历山大重新设计了实验,还是把老鼠放在有普通水和毒水的笼子里,但在这个笼子里,老鼠会有无尽的美食、玩具、还有迷宫式的小隧道让它们捉迷藏窜来窜去,更重要的是,它们男男女女混在一起,看上眼了可以无止境地交配生小老鼠。结果是,没有一只老鼠喜欢毒水,没有一只会因为之前不小心喝了一次就忍不住再去碰毒水。

再分享一个事实:在越战时期,当时有五分之一的美军使用海洛因,那当战争结束时,美国的街头岂不是一下子多很多瘾君子?但事实是,并没有,在战争期间使用过海洛因的美军,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直接停止使用。

那到底上瘾的是什么?毒水?还是海洛因?还是电子游戏?当战争结束,美军回到平静的故乡,清晨去公园里晨跑,或是睡个懒觉后,与所爱之人一起在慵懒的早晨享用美味的早餐,和儿子一起到草坪上踢踢足球… 在这样幸福舒适的生活中,哪里还有海洛因的位置?而在战争时期,为什么那么多美军要食用海洛因?网络上有一句话很好地解释了游戏成瘾到底是对什么上瘾: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当你家的孩子特别沉迷于玩游戏不能自拔的时候,说明你家的文化氛围是有多么地单调,家庭的空虚寂寞感到处都是。孩子只能通过游戏这个强烈的刺激来驱赶寂寞感,但当一结束,一断电的那一刹那,更加巨大的空虚感袭来,加之父母甚至自己对自己的低评价,那种负面的情绪是一个孩子难以去承受的,他只能用更持久更强烈的游戏来麻痹自己。所以,孩子就会不断不断地玩游戏。

游戏是虚拟的“做最想要的自己”

为什么偏偏是游戏呢?其实并不是偏偏是游戏,更糟糕的是吸烟吸毒,这也是在孩子,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少见的事情。而电子游戏,是需要付出的成本最低的,相对孩子来说最“安全”的途径,所以,家有贪玩电子游戏孩子的家长,要庆幸孩子没有吸烟吸毒。话说回来,为什么游戏能够满足孩子的空虚感,而听音乐、运动本来也可以的,但是孩子很难感受到呢?

最近的罗辑思维有谈到游戏的本质,我认为非常到位。节目说: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本质是因为其目标反馈机制非常完善。什么是目标反馈机制,简单来说,即:你所做的任何动作、行为都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及时反馈,这种反馈机制是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深埋在我们基因里的。就像节目中提到的减肥,如果第一天做完运动,一称体重,少了1斤,第二天又轻了,第三天又轻了……那么每个人都很容易减肥成功,但是事实是可能一个星期,一个月都没有减下来,那么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下去了,因为人是受不了没有反馈的。就像我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每天发一幅思维导图图片一样,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给我点赞,那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因为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在看我的分享,然后幸好有位同事跟我说他每天都在关注我发的,我一下子就又燃起了坚持到底的热情。那么游戏呢?也是一样的,而且是把反馈机制运用到极致的。简单到俄罗斯方块,我们没做一个动作,电脑里的方块都会有反馈,倒现在的大型游戏,例如英雄联盟、CF,我们没做一个动作,我们操纵的人物也会有一个相应的动作,还会有音效,这种实时的反馈能让每一位玩家获得操纵感:在游戏的世界,我可以做我最想要的自己。

游戏世界之所以迷人的原因除了本质的目标反馈机制,还有就是:难度可调,虚拟现实。无论是智商高,智商低,手指灵活不灵活的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相应适合自己的难度。而游戏中模拟的现实比现实的世界可视性更加的强,有包含过去的元素:荣誉头衔;现在的元素:级别进度;未来的元素:排行榜。每位游戏玩家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乐此不疲地沉迷其中。

然而现实生活呢?荣誉、学习进度、排行榜其实都有,但这并不是属于每一位学生,而是属于极少数的,而特别令人担忧的是:现实学习中排行榜第一位的学生并一定是享受学习过程的。这让现实生活如何同虚拟游戏比?虚拟的游戏能满足每个人“做最想要的自己”的需求,现实世界呢?

学习“游戏”而非抵制它

越禁越欲的道理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几次,就不说了,一味地对游戏抵制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沉迷游戏,因为孩子玩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游戏带来的挣脱寂寞的意义感。游戏人生,虚拟和现实并存,甚至界限被打破,是大势所趋,罗辑思维节目提到:美国孩子平均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和学习时间一样多!那么,让孩子摆脱网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学习游戏,让现实生活过得像游戏。

理解了这些,那就好办了,问自己几个问题:

1、游戏中的目标反馈机制能不能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如上图,给孩子绘制进度条,完成到100%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画出来),一开始一定要细化到每一个细节:比如一道题,一个小行为,就推进一点进度。

2、游戏中可是没有负能量传播的哟,现实生活中呢?

3、游戏中当玩家遇到困难时,游戏是怎么反馈的?现实生活中呢?

4、5、6、……

把生活过得像游戏,才能发挥出生活本身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总爱玩游戏,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pn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