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很久之前就想看却迟迟未看的影片,看完之后才后悔没有早点打开来看,没有早点去认识这个改变了世界,拯救了千万人生命的伟人。
通过电影简单了解了图灵以及他的一生。他的天才,他的个性,他对破译德军密码机的贡献,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贡献,他的感情生活,以及,他那悲惨和惋惜的结局。
电影根据图灵的传记《艾伦·图灵传》改编,而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霍奇斯与图灵有着较为相似的两个身份:一个是数学家,另一个则是“同性恋”。能够切身体会图灵的生平,又做了大量的采访和调查,才写出了这本最权威的图灵人物传记。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据说电影中部分情节和实际的情况、实际的图灵有所出入,比如图灵用来破译德军密码的机器并不是叫“克里斯托弗”;比如图灵实际上并没有像电影中那么呆板,和同事的关系也一直挺好的。剧本毕竟是根据书改编而来的,并不需要和原著完全一致。给机器取名为其初恋的名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比较艺术和浪漫的处理;而开始时图灵和同事关系不佳,后面他的不善言谈和不解风情,或许是为了体现“天才都是奇葩”这一观点。
图片来自网络虽然在电影中做出适当的改变并不影响观众去了解图灵的天才之处以及他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但电影中的图灵多少让人觉得有一些《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的影子:专业领域里的天才,日常生活中的傻子。不知道“高智商低情商”是不是一个天才的标配,但从“谢尔顿”一角的反响来看,这种直白而呆板的天才反而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庆幸电影尊重并保留了图灵爱跑步的事实,而不是像大爆炸里的几位宅男一样,毫无运动细胞。
另外,这部电影之所以感人和虐人,还要归功于卷福的出色表演。图灵的一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生,而卷福用生动的演技,带领观众尽可能地去了解了图灵的一生。他太进入角色,以至于在拍摄最后几场戏后忍不住地颤抖和哭泣。就像影片中图灵专注于对“图灵机”和密码破译的研究一样,卷福也是对于这个角色足够的专注,才将其刻画再现的足够完美。当然也离不开凯拉·奈特莉、马修·古迪、马克斯·特朗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一名优秀的演员挑起了这部戏的大梁,而一群优秀的演员共同成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部影片又像是一部励志片。主要是因为那句贯穿电影的台词:“有时候正是人们不抱任何期望之人,做成了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这句话适用于像图灵一般的天才,同样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像图灵那样愿意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去钻研一件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这句话是图灵的初恋对他说的。在长期遭受霸凌的情况下,一个善良男孩的出现,带给他温暖与感动,让他感受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拯救了他脆弱而孤单的灵魂,那么在图灵心里对这个男孩产生特殊的情愫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类型的感情,在那个年代是不能被认可和宽恕的。于是,图灵才有了那样不公且悲惨的遭遇。
这才是让人感到虐心的地方。
他的成就以及他对世界做出的贡献,理应让他得到这个世界的尊敬,但到最后他甚至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反而被他拯救过的这个世界所迫害。所以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亏欠图灵太多。
而在当今世界,依旧有着许多的恐同者,像当时的人们对待图灵那样,排斥、厌恶、仇视同性恋者这一群体。
网上一个关于这部影片的短评里有句话说:“人类社会大约是进步了,但人性从未进步过。”其实我觉得,人性没有“进步与否”一说,人性只是有美好善良和丑陋邪恶的两面,世上永远有善良的人,如同世上永远有邪恶的人一样,就看随着社会的进步,是否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并展现出人性美好的一面。
艾伦·图灵(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