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投标时,中国移动近期举行全国范围的代维维护招标工作,巨大的项目标的让不少潜在供应商垂涎三尺。虽然今年设置了最低投标限额、管理人员锁定等要求,但对市、县一级直接接受其服务的分公司来说,不解决外包问题或不理顺管理模式,对于实际管理及落实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外包是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核心精力竞争力的目的。现阶段外包主要分为业务外包和人员外包两种类型。业务外包主要指企业把一个项目的部分或整体全部将由第三方单位实施,由第三方单位进行项目交付或提供项目所需要的服务,比如通信行业的代维服务、优化服务等都属于业务外包的范畴。人员外包一般指劳务派遣,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员的薪资、福利,但人员的具体工作由用人单位安排。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经历过GSM的大发展后,外围式的自有服务已经不能支撑起高速增长的网络发展需求,启用维护外包工作必要而及时的。但其外包工作不是作为维护力量的补充,而直接成为维护的主导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移动丢掉了维护工作的核心技能,管理手段又跟不上问题的大爆发的速度,只能看着满身腐肉不知从何下手。
服务费之殇
近几年每次代维中标的维护价格不升反降,仅2010年到2016年降至400元,看似采购单价降低节约成本,但是为之支付的利息和代价是维护质量的下降。试问这6年来市场物价不涨反降?人力成本持平甚至下跌?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之前的中标单价太高,在逐步挤出泡沫,那么再来算算下面这笔帐。
根据规范要求,A县假设支出维护费31万/年,大概需要招6个人,1部车,租个办公室及仓库,按一年2000元月收入,中等水平房屋租赁来测算,初步估计成本需要15万(人力)+5万(车辆使用费)2.5万(办公费)=22.5万,在不计算仪表折旧、水电费时利润只有8.5万,若再给员工办理医社保,利润更是掰着手指都能数清。这种情况下,中标单价自然要先保证自己有钱赚,一中标可能就选择抽取管理费后将业务外包,以保证中标的利润。接盘的单位只好想尽办法压低成本:降低一线人员工资福利、减少硬件资源配置、降低服务标准等等。降低员工工资福利则现有的人才留不住,新招的人员素质低,夜间等急难险重故障响应慢。减少硬件资源配置必须导致所需仪表无法配置、维护及安全硬件措施不足,降低工作效率。而上两点,必然导致其无法全部按照规范执行服务内容,只能选择性的处理关键任务,而巡检等基础而不能立即见效的工作自然一拖再拖。
管理的怪圈
一说到管理,就是一个高大尚又大而空的词。能够操控的了它,便是万万人之上,如果不能控制它也就害了万万人。在企业中如果进入管理层,一般是能够掌控事件走向,有计划、能指挥的人才担任的。中国移动却经常让刚入职的新人接管,时常刚毕业的小伙子转身就管理起100号人的大团队,能够快速上手者寥寥无几。维护工作外包后,自有人员技能缺失,一应维护工作全部委托代维执行,现场不熟悉、故障无判断力,三言两语就被第三方打发了。有问题而是不自知,才是最大的问题。好不容易在这个岗位历练出来,马上又转去其他岗位。管理代维的总是新而又新的人,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圈。
外包?自营?
外包和自营,如果让我选,那么一定投自营一票。
国内目前最好的参照就是快递业。各种通们通过外包服务的方式让各网点自负盈亏,实现了快速扩张,但我们最常看到的新闻都是XX快递送货慢、暴力分捡、XX快递不派货疑倒闭、快递小哥转送外卖等负面新闻。京东则采用自营物流的方式,所有物流管理员收归在公司内部,统一管理、规范服务,很少有京东物流不足的消息见诸报端。美国亚马逊也采用自营物流的方式,进行配送管理,得到消费都的广泛好评。
自营与外包相比,增加了企业的资产负担,但获得的收益却是放弃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外包可以作为自营的补充,但不能成为支柱。对于移动来说,网络质量是生命线,而这生命线捏在第三方手里已经快20年了。如果刚开始是扩展的需要,那么在接受外包作为维护工作的补充后,就应该尽快建立起自有的维护队伍,而不是全部依赖外包。就像电信,将维护部门重组为网维公司,就母公司而言,实现了轻资产运营,对子公司及一线维护而言,维护命脉仍牢牢掌握在电信手中,不为人所迫。移动若不在总公司内部组建可实现全网维护的队伍,也应该尽快在铁通、福诺和中移中增加维护份额,着力打造一体化维护队伍,而不是躺在皇位上,将国土防卫都交在他人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