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7同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3466919/5612e87634648ec2.jpeg)
情感心理学里有这样一个理论:比起耳朵和嘴巴,感觉则更让人信服。
一个把你放在心里的男人,就算什么都不说,也能让你倍感安心,而一个心里没你的男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可能都会让你感到深深的失望。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爱无可忍》中说:“爱情的逝去无非是两种模式—剥夺或是放手,然而,若爱真要逝去,唯有放手。”
如果一个男人如果经常给你这 5种感觉,那么,就该放手了。
01 单向付出的疲惫感
听过这样一句话:“爱这种东西,必须是你有一半,我有一半。”
在爱情里,如果只有一方用力,一方却不用力,那么,一直付出的那一方,就会感觉很心累。
就像你一直在使劲打棉花,但不管你怎么用力,对方却始终软软沓沓,无动于衷,慢慢的,棉花还是棉花,但你的心力,却已耗尽。
电影《28岁未成年》里,18岁的凉夏是个热爱画画、把画画当成毕生梦想的姑娘,但当她遇到男友茅亮后,一切都变了,她把爱茅亮、和他结婚当成了她的梦想,为了爱情,她甘愿收起画板,藏起梦想,只想把自己变成了茅亮背后的女人。
但这样的凉夏,却越来越让茅亮讨厌了,她越是努力付出,他越想要逃离,她越拼命付出,他越感觉到压力。
慢慢的,这段感情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茅亮提出了分手。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说:“爱与被爱,同时发生才有意义,相互给予,共同付出。”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就是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也正好喜欢我,你懂他笑容背后的眼泪,他懂你热烈背后的黯淡,你们彼此依赖,却各自成长。
奥黛丽·赫本说过一句话:“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女孩,你尽管发光,不用刻意去追逐星星,就可以做自己的太阳。
02 患得患失的不安感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里这样写描写恩娘:“女人都这么可怕,有着与生俱来的危机感,永远觉得她的天下坐不稳,永远欠一点安全感,必须长千万个心眼子,一刻不停地往你身上缠绕羁绊。”
可是,如果能被保护,谁又愿意流浪街头?如果能当公主,谁又愿意当泼妇?
如果一个男人,能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谁又会患得患失,苦苦想从他那里,寻求一丝满足。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满生活》里,从丈夫陈立那里总是得不到安全感的妻子侯元元,给丈夫的车里装了监视器,给独自居住的丈夫卧室安装了摄像头,怀疑丈夫出轨的她,像发疯一般,要求丈夫把语音电话切换为视频。
目的就是想要看到丈夫的一举一动,很多人都以为,侯元元是个有着超强控制欲的女人,也是她,摧毁了他和陈立的婚姻。
可大家却没看到,她这样强势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心里有着强大的不安全感,这正是丈夫在与别的女性相处时,总是没有边界感给她造成的担忧。
他和旅游公司的冯丹暧昧不清,把被家暴的她带回家,还故意遮挡摄像头欺瞒妻子,明明已精神出轨,但在妻子发现后强词夺理,死不承认。
最后,这对夫妻毫无疑问,走向了离婚。
卡尔·罗杰斯说:“真正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有安全感的人之间。”
一段感情中,只有两个人彼此信任,适时沟通,用彼此的坦诚给对方充足的安全感,这样的感情,才能长久。
03 失去自我的自卑感
张爱玲曾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北大才女包丽被男友PUA自杀的案子,想必大家都有耳闻。
包丽男友采取情感威胁、咒骂等方式控制包丽,逼迫她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最后,让她在爱情里彻底失去了自我,沦为了爱情的傀儡。
一段感情中,失去自我是件很可怕的事,不管是高知女性还是普通女孩,坚持自我是最基本的底线。
认识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认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男人,她一下子就被对方的身上的成熟和稳重吸引。
很快,她就坠入了爱河,无法自拔,心甘情愿为对方改变,成为他最喜欢的样子。
他喜欢瘦女孩,她就努力减肥,本就不胖的她硬是坚持长期不吃主食,有段时间,甚至因此低血糖晕倒。
他说喜欢女生温柔,她就强压个性,即使很生气,也满脸笑意,刻意讨好。
他说喜欢孝顺父母的女生,她就千方百计地对他的父母好,又是买礼物又是帮着洗衣服。
更要命的是,不管他提出多苛刻的要求,她都要想尽办法去满足对方,不管对方要她怎样,她都会顺从接受。
但最后,她为他牺牲了这么多,这个男人却忽然人间蒸发了,朋友因此还得了抑郁症。
《成为简·奥斯汀》里说:“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
爱人先爱己,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只有先温暖自己,才能温暖他人。
04 不被尊重的失落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里,把人的社会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你感到不被尊重,那么,就会有深深的失落感,在这段感情中,你也肯定体会不到幸福。
就像《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虽然在当农民的时候,就和巧珍定下了终生,但却在回城工作后,从心底对巧珍滋生出了嫌弃。
体现在行动上,他便不似以前那样尊重巧珍,虽然巧珍很想见他,但他却担心面子,不让巧珍来城里。
巧珍怕他冷,带了最暖和的羊皮毯子给他,他却嫌弃巧珍不打招呼就来找他。
就算她一直委曲求全,在高加林的敷衍里坚持努力爱他,但高加林还是最终变心,爱上了城里漂亮的黄亚萍。
虽然很爱高加林,但巧珍心里的失落感却一天比一天强,直到遇见同村一直默默爱她的马栓,才重新做回了那个明媚灿烂的自己。
泰戈尔说:“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好的爱情,一定是相互尊重的,没有尊重的爱情,就如同泡沫一般,迟早会走向破灭。
05 久被敷衍的失望感
作家岑桑曾说:“你知道世上最可悲的是什么吗?是希望的开始,失望的等待,绝望的收场。”电视剧《如果岁月可回头》里,李乃文扮演的蓝天愚因为总是忙于工作和科研,便对妻子经常敷衍。
最后,当妻子提出离婚的时候,他还感觉很诧异,他质问妻子:“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婚?”
妻子反问他:“我想让你陪我看个电影,还要忍受你的嘟嘟嚷嚷,我想让你陪我逛个商场,还要忍受你的冷言冷语,你每天回家,不是在书房就是在厕所,明明两个人的家,可我明明感觉就是我一个人……”
人,被敷衍的多了,就会失望,心,被敷衍的久了,就会变凉,失望攒够了,就是时候离开了。
试想一下,生活中,你跟他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他却充耳不闻,默不作声,你为家庭辛苦付出,他却不以为然,认为理所应当,你生气郁闷,他却满不在乎,熟视无睹,那么,迟早有一天,你的耐心会被磨灭,热情会被消耗殆尽。
听过这样一句话:“你见过他爱你的样子,所以也更该知道他不爱你时,是什么样子。”
正因为见过他爱你的样子,所以他不爱的时候,就算再怎么隐瞒伪装,也还是很明显。
张爱玲曾说:“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
当开始踏入一段感情的时候,谁都是怀有美好期待的,可是,当期待一次次落空,失望一次次堆砌,那么,离开就是必然的选择。
爱与不爱,一切都有迹可循,一段感情,当往日的推心置腹一去不返,当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那么,放手便是告别这段感情最好的方式。
我是007同学,童心未泯,色心又起。微信公众号@007同学。
首发国学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