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着周末在家休息的时间,学习视频课《下班后的写作训练》,作者是星姐,网名:一只特立独行的猫。她 曾经出过5本书,甚至2本达到百万级销量的书。
为什么要写书?写作的人各有各的目的。但是写作可以顺便赚钱。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还能梳理自己的人生。怎样在下班的有限时间里做好写作训练?除了要做好时间管理,还要做好精力管理。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使用,大块时间深度思考使用。
怎样克服拖延症?做好知识储备,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怎样去把你的内容写得更深入,就是通过几个手段,-一个是拔高,一个是深挖,另外还有引申法。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进行自我审视,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写文章的时候怎样才能写的有深度?第一个是细节深挖法,不要只看到你的辛苦,而是在这背后要看到什么样的人生哲理。第二个是三层思考,排除法,先写出第一个想法, 然后再想一个,然后再写出读后感,然后再写出你想写的内容,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全新的视角去写。第三个是与大咖进行对比,你就可以得出来高下立分。每天研究一篇大咖的文章,或者名人名作,一个月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的写作水平会有大大的提升。第四个对生活资讯这方面可以进行收集。第五个对同一题材的内容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进行写作。第六在写作的时候,写某些内容,一定要争取当历史第一人。第七多读小说,拉伸你的想象力,名家名作认真的读上每月一本。
有的人说上了很多课还是写不出来,主要是有两种类型, 一个是话痨型,一个是没话说型。话痨型的几个针对的方法,第一个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第二个就是剥茧抽最长丝的组合法,另外就是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与分析能力。当然这个逻辑思考分析的话不是一时就能练就的。怎样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你要分析别人的逻辑并尝试进行模仿。再就是阅读侦探小说,还有一个个方法就是读新闻报纸,这上面的内容逻辑性都比较强。
怎样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是很多新手小白所面对的问题。一、 积累看过的文体,二、多模仿进行体会。三、尝试多种风格。四、一定要尝试多接触不喜欢的东西。世界上的东西没有对或者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写作没有感情,怎样让情感更丰富?最简单粗暴的的方法就是去看电影,丰富自己的情感。第二个方法就是读一些台湾的和日本的文学作品,台湾和日本的文学作品,就像他们的餐饮一样, 就是小而美。
怎样增加有深度的专业的知识储备,让肚子里有话说?你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你喜欢吃一个巧克力,你可以把巧克力的相关知识进行深挖,巧克力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主题阅读的方法。
不会写的时候就是从生活的小事开始写起来,如果你无法把身边小事写好的话,那你也无法写大事。
素材积累,写作不能只依靠灵感,还要长期的积累素材。思维方式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如何去想、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才是你写文章的主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搜集素材,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灵感呢?第一个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内心,乐于接触,接受新鲜的事物,打开自己的内心。第二个,多读书,在读书中找观点。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很多人说读过书之后,书里的什么内容都不记得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回顾书里的内容,画重点,或者把书里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另外一个就是读小说,读小说可以体会到自己做不到的那种人生。再一个增加灵感的方法就是经常去到自己不常见的地方,比如农村、田间、菜市场,尤其是那种你不常去的,可能更多的能更直观的看到当地的最真实的风土的人情的地方。还要与不同身份背景的人打成一片,进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和感受。
学完感受:
这些问题正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看了几本写作的书籍,写字量是慢慢上来了,但是内涵还没有上来。开始往细节方面关注,但还没有深挖,深深的挖掘自己内心的感受。
以前看小说总觉得不就是看个故事情节,看完不就结了。自己写了这些小文,尤其投稿之后,原来自己写的是那么枯燥乏味、没有情感、更不要谈有血有肉的。
平时不注意素材的积累、文字、句子的积累,导致写上几个小时,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惨不忍睹、词穷。
针对以上的问题,以后注意修改、矫正。不断提高效率,增加使用时间的密度、有针对性的大量学习课程、看电影、电视剧、大量的输出。
小时候欠下的债,现在都要还!小时候读书少,现在都要读起来!现在想想,小时候都在做什么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