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女孩如何成长为一名人格独立的女人

女孩如何成长为一名人格独立的女人

作者: 胜利心理港湾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13:41 被阅读0次

        周末在心理咨询师协会景超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群心理学从业者、爱好者共同观摩了《扪心问诊》影片中保罗与米娅个体咨询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我们看到如何让女孩成长为一名人格独立的女人。

    《扪心问诊》本是一部以色列的电视剧,被美国HBO引进。从希伯来语到英语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扪心问诊》的剧情和角色出奇的简单,剧中的主角是心理医生和他的四个病人,每周轮流四次问诊,每次30分钟,最后一天他去见他自己的心理医生。

        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米娅人生中经历了什么?米娅的妈妈在生她时得了产后抑郁,她10岁时曾被送到亲戚家6个月,她有很好的钢琴演奏天赋,可是当她结束寄养回到家时发现他心爱的钢琴不见了,反倒多了2个双胞胎妹妹。

        米娅在20岁时接受过保罗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而影片展示的是20年后她作为保罗的律师再一次走进了保罗的心理咨询师。

      这次走进咨询室她是带着满满的猜测、质疑、愤怒、疑惑、嫉妒、失望、伤心来质问保罗的,因为保罗的一位年轻女性来访者自杀了,而来访者的父亲坚称女儿的自杀与保罗有关并起诉保罗索要赔偿金,保罗找的律师是米娅的同事,但是邮件错发到了米娅的邮箱,米娅看到后带着资料来找保罗。这就是片头的场景,攻击性极强的米娅带着满满的情绪对保罗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保罗作为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在听到米娅无端的猜测、攻击和指责时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情绪都是米娅自己的,无论米娅怎样攻击他,他都一直保持冷静、机警,用眼神一直追随和关注着米娅的一举一动,并且运用6次面质的技术让米娅能够回归自己的内心寻找真实的需求,解释并澄清她的困境。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面质是保罗陈述了米娅从进门之后对保罗展开的一系列攻击,解释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通过对异性的攻击使异性逃跑进而验证自己是父母眼中的“万人嫌”是不值得被爱的。

      他对保罗的攻击就展现了他与异性相处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使她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与异性建立真正稳定的亲密关系。米娅为了让自己值得被爱一直不断地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当她成为一名律师后她仍然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让我们运用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框架——儿时的创伤和内心的性冲动是很多精神问题的根源,来解释米娅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她内心深处的危机:拒绝、恐惧、欲望、错置的爱或恨,对认同和归属的渴望。

        而她对自己的不认同主要来源于她幼年时没有被自己的父母认同、肯定和赞赏,所以已经42岁的米娅仍在寻求外界对她的认同。另一方面,她的父亲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帮她建立良好的异性互动模型,使得她不知道如何与异性互动,更不知道与异性交往的边界。

        女孩的成长过程要经历三次认同,先向同性母亲认同→向异性父亲认同→再向同性母亲认同,而米娅的成长卡在向异性父亲认同的关系中,她过度理想化父亲,贬低母亲,进而阻碍了她的成长。

        保罗所做的心理咨询是帮助米娅建立独立的存在感,不依赖他人产生生命的意义,实现她从融合到二元依恋,再到三元当中跟社会规则、社会身份有关的成人状态。

        最终帮助米娅实现修通成长为一名人格独立的女人,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自省过程以及心理咨询师的陪伴和适时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孩如何成长为一名人格独立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wm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