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少有人走的路1》的第二遍,分享下作者的观点和我的读后收获——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几个关键点。
一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是自律。
“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的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人生会不断面临问题,需要解决问题才能顺利前行,生活幸福。
你在身材管理上自律,就会拥有好的身材;你在作息饮食上自律,就会拥有身体健康;你在读书学习上自律,就会有越来越渊博的知识和更多的智慧;
……
就像最近比较热的消息,说奥运冠军张继科在乒乓球练习上常年的自律造就了他的高超球技,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自律,才有了今天。
有不少明星演员,在演技上自律,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却在个人生活方面不自律,导致翻车。
要想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就需要全面自律。
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愿意自律,去解决问题,成长自己,去追求更满意的自己和更美好的生活。
二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且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者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为什么我们愿意自律,承受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痛苦?因为我们曾经被爱,我们现在满怀着爱。爱自己也爱他人爱世界。
为什么孩子愿意自律?因为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爱他,尤其是父母爱他,他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既回馈这份爱不愿意辜负,也成就更自信快乐的自己。
可能没有哪一个父母说会不爱孩子,但是因为习气和修为,自己给与爱和付出关怀的能力不够,孩子感受到的是强迫、是负担、是伤害。
所以作为父母要想养出积极向上的孩子,就需要好好爱他,让他在满是爱的环境里长大。
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勇敢、自律、乐观、积极的人,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是懒惰。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
我们都知道“一勤天下无难事”,然而为什么人们会懒惰呢,孩子会懒惰呢?
懒惰的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大部分懒惰都与恐惧感有关。
恐惧面对问题,恐惧新的变化,恐惧见到新人,总之对于世界和他人没有信任,对于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干脆选择逃避,但是日子还要一天天过,慢慢的积压了许多的问题和压力,懒惰最终变成邪恶。
“每个人都有懒惰,不过一个人心智越成熟,就越是能觉察到自身的懒惰;越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恐惧新鲜事物和变化呢?而不是积极的去努力,迎接和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呢?
因为从小长大的过程中,他面对新鲜的事物,做着笨拙又缓慢的尝试的时候,他被无情的批评、奚落、甚至打骂。
在他的心里就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做事不如不做,尝试不如维持原状(当然原状也维持不了)。
自己说的话都是不对,做的事也满是问题,怎么也做不成,做不好就要被打骂。不如不做,或者说有未知的召唤,但是同时有更强大的内心的恐惧。
四 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于恩典的接纳。
好多有问题的人,都有不幸福的童年,但是也有些童年很不幸的人却成长的非常好?
那是因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活在更为广阔的宇宙和自然的恩典之中,也许还有冥冥之中的天意。
童年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可能会更能感受和接纳他人自然世界给与的恩典和善意,更为弘大的爱滋养了他。
这个更为弘大广阔的爱,自然的恩典,宇宙的恩典,佛的恩典,上帝的恩典这些一直都在。
谁能敞开心怀,放下自我,谁就越能接收到这份恩典慈悲和爱。
所以我们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学会接受恩典,也教会孩子感恩。
五 要想帮助一个人,先要发现他的世界观是怎样的。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的位置。不过,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天壤之别。”
“一个人的信仰和世界观,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意识层面。多数人无法体验到自己潜意识的内容,以及对于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体的观念。”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怎样做事,是因为他有着相应的认知和观念。
所以一个人要帮助他人改变,首先需要自己有更完善的更客观的认知,并且还要用心去了解对方的认知和观念,再改变他的认知,才能让一个人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要想帮助孩子,也是这样的过程,很不容易,但是很值得。
因为我们不仅助力了孩子,更成长了自己,让自己成为心智更成熟的人,度过更有意义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