噌噌噌, 绿色的歌。
啦啦啦,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我要耕种,在小小的园地。
噌噌噌,不停地伸展的绿色,这美丽的庭园,是我的创造。
新学期的第一个话题“大自然,有声音吗?”在2月27号开启。自然的声音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非生物的声音),有鸽子的咕咕声(生物的声音),有叽叽喳喳的喧闹声或美妙的人声。
当时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写一写画一画你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1.练习书写,借助拼音工具能力 2.应用拟声词 3.刺激更多的观察:
我先示范了一下:
然后,在做任务单时听到了掉铅笔的声音,我补充了这类“细小”的声音。
一个新的观点诞生(他注意到了人声):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张老师的声音,从8点听到3点。
有人接着:我听到过张老师暴躁的声音。
有人提出问题:怎么写出张老师的声音?
有人回答:我想用“哈哈”表示张老师的声音。
还需要在课下,家中收集更多的声音。这些,孩子们都需要靠敏锐的观察、细致的聆听去捕捉。
与这些技能相比,有一种声音是需要用心去听的。 就像这首诗写得是春天与成长的声音。就像《小王子》里的话: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要用心去看。那就是“耕种”的声音,“创造”的声音。
人类有趣之处在于从声音中创作语言,从声音中创作音乐。“诗歌”是一种艺术化的声音,有节奏、有旋律。同时也体现着诗人的想象力、审美力、思考力、表达力,读者可以借此获得同类能力的训练。同时,诗歌反复的语言,简单的结构,可以给孩子做个有力的脚手架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且,这些都是美丽的语言。除此之外,我再加上一条:诵读与创作诗歌是具有治愈力的。
用了一周的时间在想这学期对于北极星班值得记录的东西。“语言会变成画,画会变成语言。”这是松居直先生在谈到童谣和绘本时提到的话。品味着画,听着大人讲的故事,读的童谣,想象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体验着自己创作出的世界。绘本和儿歌、儿童诗、古诗词都体现着语言、画互相转化。
上学期的班级记录主要在绘本写绘上,这是故事情节中的语言与画。而晨诵在上学期主要训练在熏陶朗读上,1月11号的朗诵会是我们的阶段性小成果。这学期再加上“转化”,转化成“画”,和自己的“语言”。在语言与画中互相转化。
课标要求: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
所以,这学期蓓老师北极星班的主要记录就放在诗歌上。晨诵,在儿歌记录本上诗配画,创作自己的诗歌。到二年级的时候,再有一个新的提升。(☆▽☆)
实践
教学内容1
语言学习:该儿歌写的就是森林里的动物叫的声音,学习拟声词描述声音。笃笃,叽叽,沙沙
思维训练:该儿歌具备有两个特点1.可引发好奇心。“人们把新奇本身当做目的,为新奇而新奇。其实新奇只是刺激观察和探索的诱因。”2.可培养连续的推理习惯
不知道“笃笃”是谁?老师提醒发出笃笃的动物,谁在“树枝间”。于是,孩子就按照这个方法顺利推理出了下面的几个动物。
教学内容2
内容有趣易联想,语言反复易学。在上课时,引导孩子发现诗歌3节中一样的地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下面是北极星们对叶圣陶爷爷《风》的改编。
(欢迎扫描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