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揉揉眼睛,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前呼吸空气,我都会想起在良乡上学时那个看不见红绿灯和四周的中午。
良乡是北理工分校所在地,紧临河北。入学那年我爸送过来,跟着通知书上的路线导引,一路向北。一直没看到路边的学校建筑,眼看越来越荒,下车找一个小卖铺老板打听,老板边说边比划,才明白过地方了,这都河北地界了。当然,这次走错路绝不是因为雾霾太大。等终于安置下来,我的帝都吸霾生涯正式开始。
霾也就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羁绊在一起。年少不识霾滋味,刚开始霾还没吸多少,故事倒是已经听了一大筐。那个时候还是有pm2.5的报表的,天气也没入冬。帝都的秋天,秋高气爽,层林尽染,飒飒西风拨云开,怎能想到入冬后又是一番光景。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大约我已经在这里吸了八个冬天了。虽然不一定能称老霾民,但也算是资深,何况还是鼻炎患者,相比一般人更有滋味些。
以我有限的经历来看,帝都的霾也有三重境界,刚入冬或者是其它季节这种轻一些,往往仍然能看到阳光,空气中迷雾蒙蒙,戴眼镜的总是想擦擦眼镜。这时候的空气是能感受到的顺滑,能感觉到气息在不断的流入流出,这个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再重一些,阳光已经不足够穿过霾层,这时候感觉呼吸像在沸腾前的水里,气泡不断在向上涌,像破旧自行车堵住消防通道那样不流畅,你感觉口罩下的鼻腔在挣扎,呼吸在翻滚,这时候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果很幸运的像我一样资深,能够体验到那最高级别的霾。那样一个白色的清晨,遥不知所起,目力所及不过马路对面,校名就剩下歪歪扭扭的大学几个字。这样的天气就品不了了,恨不得鼻腔也能吞咽,大口的吞咽,大口的清洁,路口的红灯挣扎着透出光亮,突然窜出的几道光柱和刹车的声音一起响起来,这就是第三种境界,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