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死于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清廷赠给他的谥号是文正。他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如果中国历史用人物来断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曾国藩是古代历史最后一人,是近代历史的第一人。
曾国藩在道光十八年就中进士,做了十多年的官,曾人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最后官至总督。他一生历尽坎坷,几度生死,但他有着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令人钦佩。在当时的背景下,清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里,曾国藩既五家学,也无根底,却以一介书生之身份力挽狂澜,获得官场巨大成功。他的崛起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上,对当时社会很有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事迹我们就不一一陈述了,他伟大的事业能够成就的原因,说起来也平淡无奇,据说他平生“守之甚严,而持之有恒者”,不诳语,不宴起。他一生的事业都是从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磨练出来的,他并不是一个怎么超越的天才,更不是一个怎样不可思议的神秘人物。
曾国藩之所以长久为人称道,不仅因为他的文治武略,更是因为他的文章与道德。他是一个喜欢写信的人,特别是家书。在他家书里,差不多都是“药石之言”,处处可以看出他“待人之道”。
曾国藩家信内容涵盖非常丰富,从处理人际关系到从政为官之道,从持家劝学到养生之道,从战胜绝境的胆略到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克服人性弱点到掌握成功的步骤······应有尽有,而且思想深远,意义深刻,让我们读者扣人心弦。如: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勤俭生活可以治骄奢、为人处世药谦和、紧迫关头只有靠自己、善于抓住时机开创局面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思想精华。通过家书,让我们了解他的思想的进步及为人处世的谦和。
当然,曾国藩的思想谋略精华,短短的几封书信并不能透其全貌。他的一生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