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意义,就算不被刻意提及,也不会有哪本教授小说写作技巧的书否定它们的重要性。逻辑带来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感”,意义赋予故事具有价值判断的“结局”。然而,越是接近现实真实的作品反而越远离现实,太完美真实的娃娃反而让人毛骨悚然。现实生活充满了无序、随机与无意义。人类通过对小说的严苛要求来把握无序无意义的现实,但始终只能反射现实这一巨大多面晶体的某个小小切面。
《睡觉大师》封面我从朱岳的《睡觉大师》读起,第一篇《我可怜的女朋友》就让我一头雾水:病重的女朋友只剩下23根头发,手指被切除安上了面条,脸因浮肿扩大了两倍;最后“我”在为女朋友采玫瑰花的路上想象了她的死亡。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其中的逻辑与意义都难以捉摸。这种反逻辑与无意义在另一篇《诗人与侦探》中几乎达到了巅峰,作者煞有介事地营造了一种侦探小说的氛围,但内容却是怪诞不经的。故事的发展与转折都是无序的,结局亦是开放式的。类似的还有《跑》、《工作场》、《狗熊格里耶》等,这些故事似乎直接记录了幻想本身,张牙舞爪光怪陆离。
另外一些“无意义”的作品则像在完成某种哲学实践,其哲学意义的载体正是“无意义无逻辑”而非意义和逻辑;也正是读者费劲心机的解读与理解最终完成了整个哲学实践。《寓言集》由11篇极短的故事组成,它们之间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作者声称这些寓言的寓意是相同的,只要读懂其中一则也就读懂了所有——很可惜,我一则都没有读懂。《一篇小说的独白》以小说的口吻记录了整篇文字书写的过程。一篇小说的内容是怎样写这篇小说,其形式与行为的意义便远大于文本本身承载的意义了。
然而,并不能简单地用反逻辑与无意义来概括他所有的作品。另一些小说在游戏与丰富的想象中蕴含了难以言说的哲学意味。《儿子》里母亲为儿子生下一生中所有想要的人与物,包括剑术老师、马、宝剑、随从、妻子,乃至死神;《两性图式》以隐喻的方式展现了两性关系的不同理解方式;《内在艺术》里主角终其一生追求如何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而不展示它——甚至不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示;《Aoz盒子》虚构了一本词典,这本词典收录的是26个英文字母的无限组合去掉所有英文单词后的词条。
据说,《蒙着眼睛的旅行者》上市时,出版社为了宣传,在推荐语中称他为“中国的博尔赫斯”。其实也很好理解,朱岳的小说中的确有鲜明的“博尔赫斯式”反传统叙事。《关于费耐生平的摘录》摘录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书籍与文章,零碎地拼凑成费耐奇妙的一生;《睡觉大师》捏造了一些研究“睡觉技巧”的人物,并未他们写了小传;《李逵印象》用了几个片段拼贴成李逵的形象。“文本互涉”与“消解叙事”为朱岳的奇思妙想提供了更自由的展现空间,最大程度地展现“思维的趣味”。
或许放松心灵尽情享受这种趣味就是读他的作品最好的方法。绞尽脑汁地解读与思辨有时不过是强行在文本中挖出一个自己。《睡觉大师》的后记里,朱岳说他请一位高僧指点自己的作品,高僧的回信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本来无一物,那么费力解读刚好可以用另外一段公案来描述了。
非是风动,非是幡动,是心动了啊。
《说部之乱》封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