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七月的最后一天也从身边悄悄划过时,我似乎并末感到迷茫。因为我七月的每一个日子,都是由一个个圆润组成的。没有遗憾,也就没有了失落感。
七月,我做什么呢?
首先说读书吧。1个月31天,我一共读了3本书,其中2本都是读在来回西藏的路上。亦舒的《玫瑰的故事》是因为同名电视剧而读。相比书与电视剧,我更喜欢电视剧。因为我不喜欢作者把黄亦玫定位于一个花瓶,当然更不喜欢给她安排的归宿,最终选择了罗德。而电视剧把人物关系、时间、地点全做了调整;再加上刘亦菲那率真的、不设限的、仙子般的美是那样明艳动人;最重要的整部局中,黄亦玫一直在成长,直到长成一个强大的自己。而《仓央嘉措诗选》与《千年一叹》呢?则是为了解藏文化和世界文化而读。尤其是《千年一叹》,因长期疏于对中亚、西亚、南亚的关注,对地理历史知识的久远而模糊的认知与远古文化已对接不上,使我对这本书一知半解,更是难解其详。
由此,我发现了自己读书的一个毛病,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先了解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而这一工作则需自己头脑中有一张世界地图,有一张从古到今的世界发展图,把这两张图对焦、定位,然后我才能把这本书读下去,否则,自己就会不舒服,像鸟儿没了翅膀。
其次,七月,值得我自豪的是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无论是骑行中结识的几个小伙伴还是旅游中认识的新朋友,不论性格如何,处事都是那种不拖泥带水、率真洒脱之人。所以大家可以一拍即合,一呼几应。人生不寂寞,或许就是因为你的生话淡出了几个不喜欢,又涌来几个更喜欢。
第三,七月,我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去了一趟西藏,并且一点没受伤的、全尾全须地回归了。尽管旅途中出现了一点不愉快的,但那似乎与我没有关系的小事,却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更有胸怀去接纳更多的不同。西藏之行,单就拉萨来说,谈不上太美,但沿途风景却让我视野大开,有很多想把此刻留住的感觉。
第四,七月的这件事,按计划应该是八月才会发生的,没想到七月末,我家的那个小家伙已不愿在妈妈肚子里待了,要提前召开与大家的见面会,于是2024年7月28日12:53分,我家那个漂亮的二宝来了。
第五,7月26日,农历6月21日,是妈妈的84岁生日。尽管我这一天都在从西藏回归的路上,尽管我没能赶上妈妈生日的午宴,但是,晚上,我回到了家,陪着妈妈过她又一个生日。妈妈虽然已经84岁了,仍然思维清晰,仍然能把我当孩子般宠着,我便永远都是那个有妈的幸福孩子,我爱妈妈。
……
七月已走,八月已来。无论八月我会做什么,我的七月都已是我岁月中那朵永恒的浪花:璀璨而靓丽,明媚而高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