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失道于中庸怎么办?

失道于中庸怎么办?

作者: 隐居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9-02 00:22 被阅读0次

中国的君(总统),一再失道于中庸怎么办?

全世界求长治久安的大人君子,才会穷思极虑于此的至德中庸,维系八百年的周道,绝无可能是读几个汉字那么轻松、简单。

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难倒了无数人,古人有射箭的习惯。

孔老师学生之中,只有颜回一个人,并肩上达了中庸。

宋仁宗修中庸,不忍生灵涂炭,止步于盘马弯弓,引而未发。

唐太宗修中庸,不那么客气,早就警告不断,还想要来找死。

那就发而中节,一箭命中靶心,还是颜回的中庸。

一颗崇洋媚外的日本心,用一句“好不好”,想去统领十几亿人的民族,未来会不会出大事?

好与坏,都是相对极端名词,中庸是永恒的第三方,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那些私德高尚,会做小事,也会读书的人,困于大方向不明,德风整体才会惨败到欲哭无泪。

想一想,香港的富商们最害怕谁?

一位让小弟们“听话”的大孝子。

用“听话”去教训宫庙代表,久别重逢,多么熟悉的声音。

即使是德不配位的总统,起码也要态度诚恳,对公众推心置腹:“小子战战兢兢,何德何能,承蒙各位厚爱,被拥戴为一个臭要饭的。

诚如舜帝老人家,才有资格当十几亿人的向导。”

大家一听,也能安心下来。以孝代仁,晚清政府的儒学,所以被扭曲成帝制帮凶。

抢劫犯也是儒家思想?

最早迷茫困惑的,是向导们本人。

前路茫茫,如何遏制三战,既在其位的,怨谁?

眼前两个地方的冲突,已经重蹈覆辙于二战。

一旦台海失控,三战就会真正拉开序幕。势必会有无数个家庭卷入其中,不计其数的悲欢离合。

想悬崖勒马,各方都得请尊师重道于宋仁宗苦修的中庸未发。

中国小老百姓是真读不懂,日本人是不懂装懂,憋成内伤,外表越斯文,内心越残暴。

汇聚全世界最高明的军事家,也无法真正左右一场最后的晚餐。

何况人类整体迄今为止,还远未足以让饥荒消失。粮仓重地一旦毁于战争与污染,种什么粮食可以下咽?

中庸之道的舜德,只能去给别人指路。

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一切安好,太平无事。

一发而不中,偏了。估计那么多老军事家,都没有后悔药吃。

崇祯累死累活,还指错了方向,最害大家掉进万丈深渊,那是什么后果?

去矿工纪念馆打工,正如跳进活埋奴隶的秦坑,黑人谁敢来帮忙?

孔老师对活埋奴隶愤怒到极点,才会发出一个地球上最恶毒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君子唐太宗才会怕。

天不怕地不怕的专家学者王安石之辈,认知都不如平民百姓。

三不畏,是从幼儿园带出来的。

诚如蒋公言,输掉一时政权、财富给中国人自己人倒无所谓,少一点牵肠挂肚,要死要活。

但是,怎么可能让一群土匪倭寇们予取予求呢?试问那又何必要有艰苦卓绝之抗战精神?

被大盗们围攻至今的天下为公,是一句尧舜遗言,早就物是人非,被无良课纲一番拷掠之后,中华民国还剩下什么?连儒文化这张皮,都快被剥没有了。

改称:剥皮鱼国。

只有超越于国家与民族之上,这一条堪称天险的道路可以走了。

不必怨叹,失去拨乱反正的宝贵机会,也许是上天要如此折磨和考验中华民族。

既退无可退,守无可守,那就重新唤出天可汗的昭陵六骏,不以武力和阴谋诡计,去另一块天空下重新开疆拓土。

无形的领域,一样也需要战士守护。不必追高军费预算,不忍加重百姓负担。只有走一条天险般的道路。

不要输了孔颜之徒的大方向:救儿共诗。担心和平的士子们,就越走越远了。

一发就损失惨重,相对论的重器,如何用最小代价去守?

诗是最难被偷的一分钱。世界各国之所以派诗人们去守道,被偷走的概率小一点。

“台风一向欺弱草,始皇寡妇清二世。

鄙夫重蹈罗织罪,仁者哪个不怀忧?”

别再逞能了。虚心接受批评,听一听那些老黄复兴的痛骂声声,行不行?

天底下的老同志们,再不想点办法让自己涨价十倍,卖不出去,将来就麻烦大了。免得那些心术不正,只会乱喊“攻其弱”,又不负责任的人贩子们,学不会“非礼勿视”。两只眼晴绿光闪闪,总是盯着不谙世事的小朋友们。

一天到晚怕贼惦记

试问天下父母心,又该如何安放?

卖老同志这件大事,孔子有意见吗?“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

他们还生怕自己这把老骨头,卖不出去,活人的生意不好做,保护不好小朋友们。

早该成立“保黄会”,全名“保旧不拆黄复兴公司。”

有人去拆去毁,当然允许有人去买去卖。

未来可以升值十倍的老同志,不太好找,站在台面上,已经成功过的,不在其中。一根甘蔗,也不能被榨两次汁。

创业永远九死一生,西方经济学家除了推销债券,对化解现状,应该并无太多良策,那一根ICU危重病人身上的吸管,不会创造任何社会财富,当不得饭吃。

年轻人已经纷纷躺倒的危机下,怎么办?靠谁去盘活经济?

让老头老太太去?

去卖掉他们认为,未来一定可以涨价升值十倍以上的老同志,要一听就懂,授人以渔。

去卖谁?

骂总统最多的人。

卖给谁?

孔老师就把老同志周公,成功地卖给他的孙子鲁公,官不大,好歹也是一位地方负责人。

孙子们想不要祖宗,恐怕还不行。

回乡祭祖,想把自己祖宗卖给别人的,劳而无功,只有自己人才会接招。

师法孔子,把百姓祖宗,卖给百姓孙子的,万世不朽。

这个生意,永远不愁没有销路。问题在于别进错庙门。

总结过去失败经验,书呆子非把周公卖给蔡公,结果钱没赚到,差一点换来小英的暴打一顿,伤心啊!

太便宜的,请不碰为妙。万一是孔老师痛骂过的老贼,年轻人自己都会搭进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是踩在同胞手足身上的成功,还表扬了别人的中国祖宗,当然才会有人愿意投资。

相关文章

  • 解读《道德经》之23-3:道者同道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从事于道,谓以道为事也。道者,有道之人。德者,有德之人。失者,...

  • 《智慧公益书院》0526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道德经》 【延伸】求德近道 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 从事于...

  • 道于德的吸引力法则【1】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2)

    原文: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

  • 道与德的吸引力法则

    道与德的吸引力法则 “道与德”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

  • 道与德的吸引力法则

    一我读了什么?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义失之,信不足焉...

  • 中庸之道

    很多人说中庸,什么是中庸,中庸是处世之道,是待人接物之道;说到底,中庸就是道,是中国人的道。这种“道”就...

  • 荧烛之光(19)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声读出来:“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 衷于术,则失道

    中华民族5000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是天道酬勤,勤是道。 而近30年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近5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

  • 人生需要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出自于《礼记.中庸》,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道于中庸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ec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