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菲斯, 當然要到古城內鑽一下那九千多條高低錯蕩, 百轉千回的巷弄, 感受在迷失間偶遇的樂趣。
從菲斯古城的布日盧藍門 (Bab Bou Jeloud)進入, 可以通往古城的兩條主要街道; 而這邊因為是熱門景點, 商店賣的以觀光紀念品居多, 要更好的體驗菲斯人民的日常生活便要繼續往更深處前進。
在古城走一遍, 便會發現同類型的產品都是基本上集中在同一區域做買賣的, 所以一路走會走過皮革區、銅器區、地氈區、乾果區、衣物區、鮮果鮮肉市場等等, 亂中有序。
我們每天都會穿過Bab Bou Jeloud進入古城沿路有很多商販不斷用普通話跟我們說「你好」, 有的還會說 "I love China"。
原本以為這不過是他們的兜售技倆, 但後來跟一些摩洛哥人聊天卻發現他們總是在稱讚中國, 稱呼中國人做朋友。
細問之下原來中國在摩洛哥建設了很多東西, 也出口了很多低廉但品質相對好的日常用品, 令他們的生活質素得已改善。
所以對於中國, 他們是很感激的。
比起其他國家其他市集的商販, 摩洛哥的商販算是有禮貌的; 跟途人打招呼基本上所有商販都會做。
但在你沒有停下或沒有光顧的情況下, 不是黑臉而是仍然笑跟你說再見、讓你好好享受摩洛哥的, 這種態度是在其他地方少見的。
古城內一隅在古城裏面亂轉夠了, 便往菲斯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 鞣革場 (Tannery) 前進。
走到了Nejjarine木雕博物馆附近, 正當我們在四周張望找路之際, 一個站在博物館前的男人已知道我們在找什麼, 並為我們指點了一個方向。
要到鞣革場, 便要鑽到建築物之間的幾乎不見天日的小巷, 按牆上的標記找, 當我們不知自己鑽到哪時, 剛好看見鞣革場的一個大叔出來為我們引路。
登上樓房頂前, 大叔先派給我們每人一束薄荷葉, 然後便領我們上樓, 到房頂從高眺望那大名鼎鼎的鞣革場。
圍着鞣革場的樓房頂上都站了遊人這裏鞣革的方法基本上跟十一世紀開始運作時沒什麼大不同, 一切都仍然是天然和人手搓揉風乾製作的;
當然, 那股獨特而複雜的氣味也在空氣中回盪千年。
按大叔說. 這氣味主要源自淺色缸內用來軟化皮革的鴿糞、牛尿、石灰、海鹽混合在一起液體;
皮革軟化後便會放到深色缸內以天然染料例如番紅花, 罌粟或石榴染色。
鞣革場的工作絕對是厭惡性的;
要整天忍受那股刺鼻氣味的不在話下,
雙腳更要長時間浸在這些具腐蝕性的液體中;
有的工人做久了連腳也浸壞了。
可是, 也是因為有這些工人的犧牲, 這項傳統工藝才得已傳承下來, 蜚聲國際。
鞣革場的工作環境真不是一般惡劣的鞣革的辛酸看過夠後, 大叔便帶我們下樓參觀那三層放滿皮革產品的商店;
裏面林林種種的皮具都是用外面鞣革場生產的皮來做的, 弱弱的散發着那股獨特的氣味。
他們倒是沒有如攻略上說的會強迫客人購物也沒有不購物便收入場費;
我們沒有買東西就離開,
但一直為我們作介紹的大叔還是熱情地把我們送回木雕博物馆附近, 還讓我們有時間便去找他喝薄荷茶。
從樓房頂還可以遠眺到古城的圍牆走了沒多少步, 我們遇見了兩個神色慌張的台灣少女向我們問路;
知道了她們是在找鞣革場, 便指她們往我們剛剛走過來的方向, 並告訴她們到那邊便自然會有當地人指引。
可是她們還是放心不下來, 一直詢問我們鞣革場以至菲斯古城的詳細情況, 並不斷表示沿路有太多摩洛哥人搭訕, 好有壓力。
我們只能安撫她們說摩洛哥人都是這樣的, 也不一定是有惡意, 可以放鬆點來遊玩, 要不真是浪費了行程;
但目送她們離開時那縮作一坨的背影, 我們便知道菲斯大概只會為她們留下很糟糕的回憶。
菲斯古城內一直有不少當地人盯着我們或是搭訕, 但就我們而言,他們大多都是出於好奇或八卦,沒有惡意的的確, 在網上搜尋摩洛哥/菲斯的遊記或攻略時, 不時會讀到
「摩洛哥人如何狡猾」
「菲斯很危險」
「千萬不要回應當地人的搭訕, 因為可能是敲詐」
令人未出發先緊張;
到達這萬惡之地時自然會打醒十二分精神, 跟足前人的教誨, 避免讓壞人有機可乘。
但在自己還未體驗之時已懷着如此大的戒心, 必然只會得到跟前人一樣的經歷, 因為沒有放鬆和坦然的心情是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的。
其實在摩洛哥就如在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一樣, 保持適當的警惕就好, 無需過份緊張。
就我所歷所聞的, 縱然還是有一些比較驚險的遭遇, 但更多的卻是讓人珍惜的回憶和可以說很久的故事。
像孩子一樣去菲斯探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