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周一本书-数学之美

每周一本书-数学之美

作者: 阳柯 | 来源:发表于2016-04-02 22:18 被阅读59次

上周末由于团建,去了桂林游玩,没来得及写书评。其实上上周应该也没都什么书。好歹团建回来,自知光阴虚度,将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看完了。这本书,之前就匆匆看过,这次应该是第二遍看了。很奇妙,也许是心境不同,前后相差不到一年,这次收获却非常大。直接导致,自己的脑袋突然地对理科的东西重新焕发了兴趣。间接影响了我,买了新年的第一本纸质书《温家宝地质笔记》。

说到底,我也是个理科生。在工作中,数据相关的工作,看起来毫无章法,全靠扯和人力的堆砌。有时觉得这样挺不好的,毕竟数据工作有很多种,恰好,做个数据工人并不是我所想看到的。

而这本书《数学之美》,虽然是涉及很多数学高深的理论知识,比如大学毕业论文曾粗略涉及的概念“最大熵”,但作者吴军博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简练的文笔,解释得非常透彻,让我这个当年被吓到的门外汉,突然觉得这些数学问题是有很有兴趣的。时下数据行业兴起的"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概念,如果能从数据工人的视角跃升到,处理这些概念问题上,也算这份工做得不错了。

学习理科以来,我并不算沉下心去学习。毕竟,学习只是为了成绩那个数字、高考的学校、奖学金,至于我能从那些数学问题上获取怎样的感悟,真的是从没想过。在阅读《数学之美》的过程,我常常想起,为什么有些人就能高屋建瓴地站在我们之上想问题,而我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做着基础性的工作就累得够呛?

我们真的很在乎知识吗?物理和数学,能解决世界的大部分问题。我们自以为够聪明,认为经验可以带来很多,但世界从0到1,远远不是经验带来。而是,找到问题的原理,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带来解决方式的变革。

想起大学毕业论文的导师曹老师。我曾经在毕业聚餐酒醉后,对他妄言,说我以后一定要超过他。话一说完,后悔死了,后来也没有向他道歉。羞愧的是,我比起老师,并不算刻苦。这些年我还是懒散的。我们虽然交往并不算深入,在他手里做过的项目,并没有多用心。但他曾告诉我,还是要读书。听他的谈吐和他之前的经历,我越觉得,思考和知识会改变自己,知识越积累越多,而且对世界认知越清晰;而经验的高度很难超过知识的,往往总自以为是,一叶障目而已。

往后,还是读些这种科学的书籍。关于人性的故事,让人温暖。但是,人这一生,能做到对自己诚实,就已经足够。游刃有余不敢当,在人群中独立前行已足够。毕竟,当前的工作一旦投入,思维角度老是限制了。还是科学的理论能抽象世界,让自己看到更远。

扯远了。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突然发现我是喜欢理科的,哈哈。

相关文章

  • 那些年喜欢发呆的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1、 最近在读一本书,吴军老师的《数学之美》。 吴军老师的书是真的非常棒,这里特别推荐一下,《浪潮之巅》《数学之美...

  • 每周一本书-数学之美

    上周末由于团建,去了桂林游玩,没来得及写书评。其实上上周应该也没都什么书。好歹团建回来,自知光阴虚度,将吴军博士的...

  • 读书笔记12|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或消失——读《浪潮之巅》

    读完《数学之美》后顺带读的一本书,与《数学之美》比较起来,读这本书还是非常轻松的。 除了些许几家,都是些耳熟能详的...

  • 数学之美在google中文黑板报的原文

    数学之美 系列一 -- 统计语言模型 数学之美 系列二 -- 谈谈中文分词 数学之美 系列三 -- 隐含马尔可夫模...

  • UE4 等边三角形

    数学之美

  • 05信息论

    信息熵——参看《数学之美》 第6章 86 最大熵——参看《数学之美》 第20章202

  • 数学之美,AI之始(下)

    数学之美,AI(人工智能)之始(上) 数学之美,AI之始(中) 人工智能之隐忧有哪些? 隐私安全,数据歧视和...

  • 数学之美

    一、基础运算之美 1x8+1=912x8+2=98123x8+3=9871234x8+4=987612345x8+...

  • 《数学之美》①

    在研究生阶段的前一个月,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另一本是吴军的《数学之美》。首先感谢这个阶段的...

  • 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 德国数学家高斯有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一本书-数学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fu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