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写在母亲节|和孩子谈性,和老人谈心

写在母亲节|和孩子谈性,和老人谈心

作者: 2H青年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6:28 被阅读207次

    01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在中国,有两件事很忌讳讲,一件是向小孩子讲性,另一件是和老人谈死。

    性和生有直接联系,正如古人所说,除了生死人生再无大事。可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越是大事越不让光明正大地说。

    坏处很明显。小孩子性教育缺失,不懂自我保护,被侵犯后活在巨大阴影和歧视下,要么痛苦一生,要么选择自杀。前段时间台湾26岁女作家林奕含的悲惨结局再次引起人们热议。再往前一段时间,一本很好的儿童性教育教材《珍爱生命》竟然在有些媒体和段子手的断章取义下争议巨大。再往前,类似事件简直数不胜数。

    现实就是这样荒谬,撕扯,割裂。好在,从每次的争议中我们能看出一种变化,一种向好的变化,虽然步履不够大,速度不够快,但变好的趋势是确定的。因为新世代的人们正在成长。

    02

    再说说死。

    除去各种意外导致的生命猝然离去,面对病人和老人,我们总是习惯送进医院,想尽一切办法抢救续命,哪怕他已经失去神智和知觉,哪怕医生已经明确告知没有继续救治的必要,也要切开器官插上各种管子,用呼吸机维持最后一丝气息。

    可问题是,这样的「被活着」,除了让患者遭受巨大的痛苦,还有什么意义?

    或许意义在于,用机器维持生命体征的这段时间,能让亲属子女轮流照顾,体现关爱和孝顺,在心态和情感上逐渐接受患者终将离世的现实。可这完全是从亲属子女的角度考虑,于患者毫无益处,何其自私啊。

    前段时间,因为倡导自己和丈夫「尊严死」,一夜之间,琼瑶成了众矢之的,遭遇万千网友痛骂。可见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体现在舆论上有多么强大和专横,人们骨子里对死亡又有多么恐惧和不愿面对。

    谈论死,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死亡意味着生命终结,和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被切断,就像一切从未发生,你从来没有来过。

    03

    我以前也这么想,并由此引发恐惧,感受到沮丧和虚无。直到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母亲去给自己4岁的孩子罗宾森扫墓,看见墓碑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知更鸟。知更鸟英文写作:Robin,罗宾。罗宾森英文叫Robinson,直译过来叫罗宾之子。可以想见母亲看到这只知更鸟时内心升起何种斑斓。

    母亲哽咽着伸出手,小鸟像是遇见故人,飞了过来,停在母亲的手指上,歪头看着她,像是在听母亲说话。当母亲问她:你是要走了吗?知更鸟展翅飞走,消失了。

    这段视频让人心碎之余,内心里又感到宽慰和温暖。当然,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巧合,或者在科学层面上找出更为严谨的理由。但不能否认的是,对于这位母亲而言,罗宾落在自己手上,和罗宾森回来看自己,这种连接和感受是直观的,强烈的,不需论证的。

    这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提示,生死之间未必就是那么界限清晰,死亡并不意味着在时空里的彻底消失,生命总是会找到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一切都不是偶然,我们不是偶然出生,我们不是偶然相识,我们也不是偶然死去,在更为深远的层面,我们总是保持着某种联系,生命会换种形式延续和表达,我们得以观察,得以感受,却无法言说。

    04

    如此说来,我们为什么不敢谈论死?不愿面对死?与其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自欺欺人,不如像谈论天气一样谈论死亡,从更多的维度里拓展对死亡的狭隘认知。

    我们总是说要敬畏生命,如果有一天,当我们都能大大方方谈论性教育,谈论死亡,意识到身体属于身体的主人,把身体的权利还给身体的主人,这才是敬畏的真正开始。

    按理说,在母亲节前夕,写这样的文讨论这样的话题,挺煞风景的。这个时候不应该是赞美母亲感恩母爱吗?

    可我想说的是,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为父母,我们也会由父母成为老人,代代循环。谈论性,是为了让孩子能安全健康成长。谈论死,是为了让老人能尽可能有尊严地离开。

    这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赞美,也是值得我们一生谈论的话题。


    图片作者:sasint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母亲节|和孩子谈性,和老人谈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g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