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度上的文章分享如何理解阿赖耶识

百度上的文章分享如何理解阿赖耶识

作者: 辉夜姬77915 | 来源:发表于2023-09-05 13:55 被阅读0次

佛家唯识派,把人的起心动念,分成四个层次。

【前五识】相当于采集设备,负责采集外界数据信息。

【第六识】相当于数据分析后得出的计算结果。

【第七识】相当于数据分析的依据,是一种算法。

【第八识】则是一个无限容量的数据存储器。

更直白来说:

世界是一个舞台,意识是登台的演员,末那识则是导演,有权决定登台者是谁,决定的依据就是前五识采集到的信息。

而阿赖耶识却是一本字典,但是末那识拥有一种神奇的公式,可以把字典里的字,生成无限内容的剧本,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剧情。

末那识这种神奇的公式,就是我执。

末那识根据需要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演员登台表演。

如果没有第七识我执的话,第八识就会复原成一本字典。从字典里看到剧本,就是不清净的有染心。如果看到没有剧情只有字的字典,就是如如不动的清净心。

它们四者之间的关系,通常被描述成如下的关系:

说前六识把数据交给意识,意识再通过末那识,把数据回传给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则无限存储送来的数据,等待末那识的提取。

末那识再把提取出来的信息通过意识投射成以我为中心的偏见。

这是一个通俗的解释,从术语上来说,阿赖耶识有三个特性:

1)能藏、2)所藏、3)执藏。

【能藏】说的是阿赖耶识有能力藏所有八个识的种子。八个识都有各自的种子,而这些种子通通都藏在第八识里,包括第八识自己的种子,也都藏在自己本身中。

【所藏】是专门针对第六识(意识)来说的,意识现象我们知道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一切的细节(种子信息),全部都毫无遗漏的藏在第八识中。

【执藏】则是针对第七识(末那识)来说的。

第七识牢牢抓住第八识不放,抓就是【执着】的意思,这个第七识牢牢抓住第八识,并把它作为【自我】。

由上可知:【执藏】才是【我执】的根源,是一切烦恼的来源,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去掉【第七识】对【第八识】的【执着】。

【前五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如下:

比如我们生活的细节中,有时候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意识【非恒】的状态,也就是发呆的状态,其实就是意识下线了。

心理学把第六识叫做【显意识】,把末那识叫做【潜意识】,认为人自身有很多不为己知的负面行为模式藏在潜意识中。

这些负面行为模式在显意识层面,通过【情节】的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

我们常常听说人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心理情节。这在佛家来说,其实就是【末那识】对【意识】的污染造成的。

那么如何去掉这种染、这种情节,对于人心的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心理学有一个流派叫做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早期试图通过催眠来进入【来访者】的潜意识,期望达到疗愈目的。

催眠就是通过一系列引导,让人的【显意识】塌陷,从而进入【潜意识】的层面,在这个层面来疗愈【来访者】的内心负面情节问题。

但是后来发现催眠在帮助人的同时,也产生着负面的影响,因为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能量很大,超出人的控制范围。疗愈者无心的一句话,往往在来访者的潜意识中,种下种子。

这种子结出什么果,就难以推断,因此精神分析流派一度把催眠打入冷宫。

后来发现来访者如果可以放下防御,进入一种自由舒适的精神状态,在【自由联想】的谈话中,潜意识的信息也是可以浮出意识的水面的。

于是【自由联想】的模式就成为了【催眠】的替代品,继续扮演进入人类潜意识的手段。

自由联想,实际上是一种主动催眠,通过不设限,把深藏内心的情绪,从潜意识的牢笼中,释放出来。

在【催眠】和【自由联想】两者中,显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如何能够和自己的潜意识(末那识)沟通!

【催眠】是通过熄灭显意识,从而暴力进入潜意识,故而会有后遗症。

【自由联想】是通过增大显意识的带宽,来让潜意识有位置站出来。

如果使用开篇的比喻来讲,催眠是暴力打晕导演,然后跳过舞台(显意识),进到后台里(潜意识),和没上台的演员直接沟通。

而自由联想则是跟导演搞好关系,让导演邀请全部的演员都上台来,和观众见面沟通。

这个时候,我有必要向您介绍一个更简单的八识互动关系:

在心理学中,意根末那识基本上就是人格的载体了。

而末那识的污染过程,就是人格的形成。心理学把这种养成,归结于家庭和社会环境。

佛家认为,这个末那识在前世已经开始养成了,是借助阿赖耶识随胎入体后,重新苏醒的。

这个末那识就好像一个超级滤镜,把世界投射成有自我色彩的世界。一切的修行,都是为了把这个超级滤镜给清洗干净了。

什么才能清洗【末那识】呢?

这里向大家隆重推荐一款强力【洗洁剂】——正念!

在人类意识活动中,只有完全干净的思量才能在意识中逆行,穿过末那识,直接抵达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分两类:

1)业种子;

2)名言种子。

所有透过滤镜(末那识)看到的世界,都是业种子。

唯有不善不恶,无我无欲的正念,才能结出名言种子。

如果某一天,你干净无染的思量升起了,你会猛然照见自己的真心——阿赖耶识,你会感觉有某种力量突然灌进你自己!

恭喜您!这个感觉就是【明心见性】,你顿悟了!

下面是正心识流注图:

不清净的、有染的灵魂,就是所谓的人格。

健康快乐的人格,算是心理学的终极追求了。

而佛家更进一步,追求清净的、无染的“灵魂”,就是【真我】,就是所有修行人的终点站。

相关文章

  • 寻找阿赖耶识

    一,阿赖耶识 什么是阿赖耶识?虽然很多佛经和大菩萨的论中皆已...

  • 什么是阿赖耶识?有何功能?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

  • 什么是阿赖耶识?

    什么是阿赖耶识? 采用佛教解释,阿赖耶识是一种根本识。又由于识在佛教当中指的是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 ...

  • 假我与无我

    唯识说到八识,并以第八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载体。虽然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但末那识却把它看做恒常不变的,进...

  •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人类每个人都有。 你不信? 我告诉你, 即使是傻子,脑瘫患者, 也存在。 它也许像是飞机上的黑匣子, ...

  • 阿赖耶识

    也许人生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 我一直觉得从人类诞生之初有一个意识之海,也许是佛教所云阿赖耶识。 我们是那无边无际的...

  • 2019-04-12

    是谁束缚了你?(二) 一一太桥旦曾堪布 ​ 末那识会障碍我们解脱轮回, 阿赖耶识会障碍我们究竟成佛。 阿赖耶识不会...

  • 轮回的意识:第八识

    什么是第八识呢?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也是梵文,我们翻为“藏”,因为它有能藏、所藏、跟执藏的功能,所以又称...

  • 当前各大宗教的问题

    1. 佛教: 《成唯识论》 的问题:万物是 阿赖耶识幻化而成, 那么,阿赖耶识最初从哪里产生的? 没有人之前,在...

  • 阿赖耶识,区块链,智能合约

    阿赖耶识是大乘佛教的观点,是人的第八识。 《心经》里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就是阿赖耶识。它是任何人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度上的文章分享如何理解阿赖耶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jh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