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原典】
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张氏注曰】
圣人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行而悟;有过不知,其愚蔽甚矣!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点评】
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坏忠良,苦害百姓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而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译释】
有过错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会受到蒙蔽;误入迷途不知返的人,一定会神志惑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人就是在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对错误的理解认识以及对待错误的态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人们往往对那些小恶疏于防范,最后从量变到质变,致使积重难返,无法自拔。
谨防祸从口出
【原典】
以言取怨者祸。
【张氏注曰】
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点评】
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高位,名正言顺。合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译释】
用言语招惹怨恨,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的发展。语言能成事,也能败事。
荀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在人际交往中,严戒伤人之恶言,不然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善于说话,是成功人士必具有的一种特长。
令出如山执法必严
【原典】
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弃矣!
【张氏注曰】
心以出令,令以心行。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点评】
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译释】
颁布法令不能随心所欲,号令不一,前后矛盾,会让下属无所适从,这样下去事业难成。
不管是治理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公司,当权者不要随意发布号令。但是一个好的法令一经颁布,则必须严格执行,更不能朝令夕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