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一篇征文引发的教案
“潭客老师,这是孩子写的征文,您帮忙看一下。”
一看孩子们写好的征文初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怎么都一样!
篇名都叫植树,里面的人物都叫小红和小明,都是概括性的语言描述。
这样的习作,平时当着作业可以,但用于征文,显然不合适。
潭客决定更改原本备好的课堂内容,就以这篇看图写话,作为教学主题。
他先带大家读题目:
根据题目,他提取出3点:
看图、想象、构思
先说第一步:看图。
潭客在白板上分别以竖排方式写上:人物、时间、地点和环境
首先进入人物的教学:
“图书的人物有几个?”潭客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
“有三个,分别是小明、小红和...”除了第三个人物的名字,答案高度一致。
“应该叫小明爷爷和小红奶奶,他们在你们爷爷小的时候就这么叫了。”孩子们笑了。
什么都隔代,就名字不隔代。
“能不能给他们取一个不同的名字呢?比如男孩叫皮皮,女孩叫希希和曼曼。”
名字带来的耳目一新,就会给文章带来不同的亮点。
“宁宁,佳佳,乔乔,晨晨......”孩子们终于把人物的名字拉回到自己的时代。
“好,现在说说时间。”
“今天上午,今天中午,今天下午。”这基本是孩子们最常用的开头方式。
“关于植物,有节日吗?”
“有,植树节。”
“我们在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可以说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这样的开头,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呢?”
“老师,如果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用这个开头,那不是又一样吗?”
“老师给的是建议,开头也要不一样,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想到的开头方式,总之,开头不要太马虎。其实你们也可以直接用地点和环境开头,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它们。”
“地点,你们会写什么呢?”
“公园里!”大家异口同声。
“能不能改变一下地点呢?我说是在成长乐园,植树是成长乐园里保留的项目,见证了孩子与树共同成长的过程。”
都说城市中的孩子很难看到一棵树的成长,但在成长乐园最少每一年可以看到树木生长的样子。用这样的地点,写话主题就呼之欲出了。
“植物园,秘密基地里的小公园......”
孩子们的答案不再千遍一律了。
“一说到环境,大家最爱用的两个成语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是否现在还有这样的天气,反正我是没有看到。四张图片的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人物都在同一个地方,能不能结合图片的内容,说说你看到、听到、嗅到的环境呢?”
“我看到了图片上有小草、花儿、大树和小鸟。”
“能不能通过我们之前学过的多感官描写,一起再来说说它们。”
“翠绿的小草铺盖着大地,绽放的花儿飘出浓郁的香气,茂盛的大树,欢快的小鸟在大树间叽叽喳喳地叫着。”
“看图就是要抓住图中的基本要素,人物在植树,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写植物,而是需要加入更多的细节,这些细节需要我们结合生活来进行。”
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图中静态的图,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的同时,必须结合想象进行。”
潭客在白板上写下了第二步:想象
“你们都有植过树吗?”
有的说有,有的说做个类似的事情。
“写话,要学会把自己写进去,把其中的一个人物变成你自己,你的写话自然就生动了。”
关于动作描写,大家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干脆不写。
说得再多都不如现场演一演。
潭客演男孩皮皮,两位女生,演希希和曼曼。
潭客用扫把充当铁铲,开始挖树坑。
规范的动作,最经典的是因为“土质”太硬,潭客来两个双脚跳跃,用力的把“铁铲”踩到“泥土”里。夸张的动作引起大笑。
写话不就是把图中的内容,身临其境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吗?
“先说一说,刚才老师在挖树坑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动作?”
“一铲,一踩,一抬,一翻。”几个孩子轮流作答,给出了具体的动作。
“能不能把老师动作的力度,描述得更准确一些呢?”
“用力地一铲,猛力地一踩,费力地一抬,全力的一翻。”有孩子表达不出,但总有孩子能总结到位,在作文的语言里,似乎很难判定,哪些词汇是超纲的。
“皮皮拿起铁铲,用力地一铲,铁铲入泥,再猛力地一踩,让铁铲深深地扎入泥巴中。皮皮费力地一抬,带出了满铲的泥巴,全力一翻,泥巴落在旁边的地上,接着开始第二铲......”
潭客结合动作,填充内容,把皮皮挖树坑的过程说完整。
“希希,曼曼,我把树坑挖好了,你们过来植树吧,我休息一会,擦下汗。”
扮演希希和曼曼两个女孩,一人提着“水桶”,一人拿着“树苗”,开始她们表演。
没种过树的她们,动作上总是略显僵硬,再者用带长柄的畚斗做树苗,自己就笑出声了。
“希希,把树扶正,我要填土了。”
不仅填好了土,潭客还在四周踩了踩,再次引发笑声,图片上的植树,原来这么有趣呀。
曼曼浇完水,植树的表演就结束了吗?
“动作只是体现植树的过程,我们要想象一下人物再不同的环节之下会说什么,你们笔下的人物可不是哑巴呀。”
语言描写,在孩子们教的初稿中,基本没有出现,这相当于把重要的童真和童言都舍弃了。
“树种好了,你会对小树苗说什么呢?”
“小树,你要快点长大。”
“小树,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会常来看你的,到时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长得快。”
“在成长的乐园里,这是你们种下的第三棵小树,前两棵树都已经安了家,你看它们长得多好呀,对了,它们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分别叫:希希的树,皮皮的树,曼曼的树。”
潭客根据图中这三棵造型一样的树,加了一些他的联想。
这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原来还能这样想呀!
“你们会给这篇看图写话取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植树这个名字太普通了。”
“我取心愿树。”一位女生率先说道。
“这名字取得太好了,实在太贴切了。”潭客大大的肯定道。
“三个好朋友,有名字的树,友谊之树......”
孩子们的思维,在一次点拨之后就不可收拾。
“好,这篇看图写话,我们通过第一步看图,第二步想象,基本内容写什么,大家都有数了,那怎么写成文章呢,进入我们最后一步:构思。”
构思就是组织一篇文章的结构:
先写: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三个小伙伴再次来到成长乐园种树;
接着写:乐园里的环境,三个小伙伴植树的分工;
然后写:三个小伙伴种树的过程,注重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
最后写:种树结束,说说小伙伴们的愿望。
“看图,想象,构思,看图写话三步走,一步比一步走得更扎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