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了解一个人,可以先从他的网名入手。
比如说,我的班长黄逢彦,他的微信网名是:余生请指教。
我当初加他微信,一见这个网名,当时就判断这是个低调、大度、谦虚的人。
后来相处一观察,他果然就是这样一个人。
认识他,应该是在今年八月上旬。
当时,我还在废钢车间上班,而黄逢彦则在合金调运部。由于所处部门不同,我与他之前从未见过面。但后来因为工作临时调动,我去合金库加了几个班,与小黄便成了熟人。
合金调运部正常编制是六个人,一名司机,两名行车工,两名装车工,一名装斗工。小黄身兼两职,一是班长,二是装车工。
可能当时是缺人手的原因,合金库的装车工长期没有固定下来,基本上每天都是从低位料仓、废钢、物流园等部门轮流抽调出来的。
因为天天要换人,天天要协调,为此,日出劳务经理伤透了脑筋,怄的气也有卖的。
那时正值八月,已是盛夏。福州的最高气温已达三十六度,而合金仓库里面更热,四周是铁皮做的“墙”,顶上盖的是树脂瓦,都是吸热的材料,加上里面又不透风。保守估计,里面的气温不少于三十八九度。就是在里面不干活,光是站着,不到一分钟,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淌,就和下雨一样。
因为怕热,所以大队长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去合金库上班,大家都千方百计找借口,躲着不去。而轮到我们废钢车间上人时,四五双眼睛都把王富金盯着,王富金这人好商量,二话不说就去了。
此后,顺理成章,王富金也就成了“长征干部"。
但王富金有时候也有其他的事耽搁,无法抽身,这时,劳务经理李志勇便会喊我去合金库加班。
我和王富金一样,也是个蛮听话的人,又不多言多语,是一只大家公认的“小绵羊”。
当我去合金库加班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小黄对我挺满意。不是说我干活有多麻利,而是他觉得我这个人很守时,从不迟到。定的是八点到岗,我常常七点四十就到了。小黄每次上班和我打招呼,就一句话,“嗨!老谭,来这么早!"
有一次,大队长头天就安排了我们废钢车间某某某第二天去合金库加班,但到了第二天早上,这人突然变卦了,大队长打电话急催,废钢班长也做思想工作,他生死就是不去。
没办法,最后大队长"临阵换将",要我去。我当时躺在床上,回笼觉睡得正香,接到电话被吵醒,好生烦恼,发了一会儿呆,最后和猪八戒一样,叽叽咕咕就去了。
当我赶到合金仓库时,已快九点了。只见小黄正挥汗如雨,自挂自卸,已把一车合金装好,正待发车。
见我到来,小黄擦了一把汗,叹气道:“你怎么才来呀?你看,我已经把一车货装满了。”
我忙解释道:“今天本来是安排的别人,但他今天早上变卦了,领导才临时安排我过来,而我又没有思想准备,结果几个弯转,就迟到了……“
“哦,是这么回事。那你赶快跟车过去卸料吧。“小黄点点头,居然还露出一丝笑意。
我骑着车一边走一边想,这小黄脾气真好,遇到这样的事,既不抱怨领导,也没指责那个不上班的人,对我的迟到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换作是我,也不一定做得到啊!
当时,我甚至还萌生出一个"卑鄙"的想法:要是能和小黄一起长期共事,那该就好啊!
不曾想,没过多久,厂里人事调整,我还真调到了合金库,与小黄走到了一起。
彼时,随着福州本地人方德泉的加入,合金库调运部的班子也正式稳定下来。小黄,老方,还有我更是成了“铁三角“。再也不曾有过到处“借人"的情况了。
工作两月来,合金调运部班子一直相处融洽,工作顺畅。小黄虽然是班长,但对我和老方一直客气有加,从没摆过班长的架子。即便偶尔我们工作出了差错,他也不曾大发脾气,仅是一脸正色道,“下次要注意啊,再别这样了。“
由此,我很感慨,在社会的底层,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某些人只要获得芝麻大一点quan力,就会处心积虑竭尽所能地打压身边的人,能踩一脚则踩一脚。
但小黄完全没有这种思想概念,在他眼里,我和老方就是他的同事,他的工友,甚至说是哥们儿兄弟。
关于小黄,有一件事一直让我感念万分,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
那是我在合金库正式上班的第七天,我去平台上割包加仓。因为有一个合金袋的带子断了,结果一整包合金掉进了料仓里,怎么也弄不上来。
无奈,我只好用刀将合金口袋破为两半,然后用双手将合金慢慢扒开,准备将压实的袋子取出来,可是,合金料又重又厚,我费了好大的劲,还是没能将口袋扒出来。
眼看午餐时间已到,而我已累得够呛,手也快扒肿了。心想,等吃了午饭再来想办法吧,反正还有半仓料,口袋一时半会儿也跑不了。
于是,我从仓里爬起来,回到山庄吃午饭去了,饭后又小憩了一会儿。
下午两点上班,我赶到车间往仓里一望,傻眼了!原来当天生产进度加快,仓里合金料下泻了一大截,而口袋早就不见了。
硅铁合金我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完了完了!这口袋掉进了料槽,肯定会把料槽堵死。调度员过来一查,乖乖!我工资卡上的200块钱又吹吹打打地去了。
还好,旁边有架大电扇死劲地吹,顿时让我清醒了许多,我赶紧给小黄打电话求援。
小黄火急火燎地赶过来,也顾不上指责我,而是先顺着料仓往下查看情况。
一看,这口袋卡在料槽的接缝处。小黄松了一口气,接着打算将袋子扯出来,但因为缝隙只有三指宽,再加上口袋上面又有合金料压着,口袋怎么也拉不出来。
于是小黄便一边伸手将合金料往外掏,一边将袋子往外扯,扯一点割一点。
就这样,我和小黄轮流上阵,挥汗如雨,折腾了个把小时,终于将袋子全部清理出来。
事毕,我见小黄衣服全湿透了,他的两只手臂因为在铁皮上反复摩擦,已布满条条划痕。
当天下午,为了感谢小黄“火线救场“,我特意买了一些水果向他表达谢意,但小黄生死不要,说工友之间,相互帮衬,理所应当,哪里值得一谢呢。于是我好说歹说,费了半天口舌,他方才收下。
打此以后,我对小黄那是愈加敬服。
释迦牟尼说过,“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这再一次让我想黄逢彦的网名:余生请指教。细细一品,似乎又感受到一点:黄逢彦时时刻刻在想接受别人的指教。然而,他的这种与人为善,谦卑为怀的言行反而是影响了别人,教育了别人。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