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们从小到大,一切重要知识的习得,都是被逼出来的。
九九乘法口诀表背不下来?开玩笑,先罚你抄写个十遍再说。还是背不下来?那就只有棍棒伺候了。李白、杜甫的诗,李清照、陆游的词,苏轼的文章,不仅要背下来,还要只字不差的背下来,尤其是那些传唱至今的千古佳句,更是连平舌、翘舌和语音、语调都要分的清清楚楚。同样如此,不认真背是真不行啊,老师手里攥的紧紧的竹条,以及脸上恶狠狠的表情,让你不得不乖乖完成任务。有时,父母也会闲着没事,跳出来考察我们一番,那答不上来,可怎么办?好说,先吃一通皮肉之苦吧。
在我的印象中,相比中学和大学的老师态度谦和,小学阶段的老师会显得更为严格。 语文老师常常要求我们的字体要尽量一笔一划,同时,还不准出现涂改的情况,总之,要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感觉。若是,在你的一张作业中,但凡是出现了一处污迹,那好,整篇文章,从新来过。数学老师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加减乘除等的运算,不但你最后的结果要正确无误,而且整个题目的验算步骤也要工工整整,同样,也依然要尽量杜绝涂改的情况。

当时的我,压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那时的老师们会对我们要求如此严格。文章能抄写下来不就行了嘛,能理解其中含义就好啊,算术结果正确不就行了嘛,能熟练套用公式就好啊,可是,为什么还要搞这么多形式主义呢?
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他们想从小就培养我们做事认真的习惯吧。对于一些我们可能受用终生的知识,以及习得知识的方式,必须从小就记的更牢,记的更准,甚至记得更久,最终,牢记到如同吃饭睡觉般,自然而然。
后来,待到读初中、高中的时候,以至于大学阶段,我渐渐发现,老师们常常对我们是持一种放之任之的态度了。若是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且也足够用功,那老师则会给予你更多的关注,反之亦然。
再后来,待我们进入社会,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则会发现,你愿意进步就进步,愿意躺平就躺平,谁愿意管你干嘛干嘛呢,才没有人会好心好意的提醒你半句呢。是啊,大家都挺忙的,你能“摆烂”是最好的,因为,这样你就构不成任何一点威胁了嘛。
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最后的最后,想要成长的你,真的只能靠自己逼迫自己了。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似,自己逼迫自己,逼着逼着,好像那个认知,好像那种获得认知的方式,便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了一种本能。
不过前提是,你要打心底认为,那个认知,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干脆就是不可或缺的。
昨晚,我和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由于我去的比较晚,所以,在我刚到门口的时候,有些找不准东西南北。
“让机器人带你过去哈。”一名服务员看到了我疑惑的表情,在机器人的屏幕上点按了一下,便招手示意我跟上那个小可爱。
不得不承认,那一刻,我有些小吃惊。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幕,没想到,居然有一天,会切切实实的发生在我身上,而且,这一天还来的那么的突如其来。
似乎,这一切都预示着,时代在以迅雷之势的速度发展。而身处如今这个时代的我们,也好像没得选,也好像唯有通过自我逼迫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