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步秋叶
看到“斗争”二字,脑子里立刻就跳出“敌对”二字,斗争是指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而这本《她和她妈的斗争史》写的却是她和她妈的斗争。母女之间怎么会是敌对双方呢?两人中是有谁不靠谱吗?这两代人又是如何去斗的?她们都在斗些什么?她们中谁赢了?
如果说我拿起这本书的原因是因着书名带给我的遐想,那么促使我翻开这本书的则是封面上那两句话,“原生家庭启示录,无论生活多么令人绝望,我们将从中抽出希望。”“这世上你唯一战胜不了的,就是你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9349433/3646326ff955f75d.jpg)
《她和她妈的斗争史》为石一枫代表作典藏版。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现居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其作品曾获得冯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书中讲诉了一对母女各自成长,却又相互依靠的故事。书中有一个女孩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咽下的委屈,掉过的滴泪。以及在亲情、爱情、友情里跌跌撞撞,走向平和圆润的长长成长路。
带着对“她和她妈”这一对母女的好奇翻开这本书,边看边笑,边笑边看,可是笑着笑着却泪流满面......
节节——那个追随声光电的女孩
节节出生在北京某个歌剧团大院,她妈是这个剧团的一位舞者。他爸则是从美工做到拉大幕。节节伴随着声光电长大。以至于在某段时期,节节将其当成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几岁时为了一条裙子,在聚光灯下唱了半首歌;高考前一次偶然的提前交卷,被来学校挑配角的剧组看上;大学时夜店的光怪陆离,与赵何相处时,“俱乐部”里常人无法体会的声光电;还有毕业后,与赵何出席的一次又一次宴会……
在这些声光电中,节节经历了人生的得失悲喜,从不谙世事到青春叛逆而后平和圆润。
逃跑
也许是剧团赋闲,妈妈太无聊了,节节常常会在上课时的一抬眼间,看到妈妈出现在学校的身影。
哪个孩子没有自尊?妈妈来的多了,老师烦,节节更烦。于是,在某一天的一抬眼间,节节终于爆发了,她冲到妈妈身边,愤懑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你烦不烦,你烦不烦,你烦不烦烦不烦。”然后直喇喇从妈妈身边冲出校门。
逃跑,是发泄自己的烦,也是对妈妈的挑衅和警告。此后,节节也跑过几次,从最初的烦到后来的不敢面对……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节节发现,逃跑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小时候逃跑总有人帮你兜着,遇到什么事还有个妈妈在身后,但也不能总是做个长不大的孩子啊?
斗争
前段时间朋友圈都在吐槽给孩子的辅导作业,有人说,不做作业相安无事,一做作业就控制不住想要用吼的还要用打的。甚至有人贴出为女儿寻亲的图片,承诺18岁配车,结婚配房,只要求现在把孩子接过去一并把作业辅导了。
其实家长认为的真理,到孩子哪里却不一定是对的。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斗争可不仅仅就是作业了。孩子的高考,孩子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孩子对某些事的看法……都会与父母发生分歧。
于是,斗争开始了。节节与妈妈的斗争有吵嘴,有赌气,也有逃跑。随着节节的长大,斗争时口中的话也越来越锋利。
节节被剧组看上了,兴奋,期待,正雄心壮志展望未来时,希望之路还没开始就被妈妈武断地一把掐断。对于节节“你凭什么?”的质问,也只是平铺直叙地回以,“等你大学毕业以后,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再跟我谈自由......”于是,节节只有心有戚戚地认同着电视中新闻发言人的话,“美方一贯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并打着人权的幌子指手画脚……”
一家人,两个人,一个人
《她和她妈的斗争史》共分为三个章节,《一家人》《两个人》《一个人》,这也是节节的人生走向。
一家人时的节节是美丽活泼,生机勃勃,心高气傲的,更是不管不顾的。
当一个完整的家突遭变故,变成和妈妈两人的残缺之家时,节节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心高气傲,只是那份心气儿中总是缺着些什么。在和妈妈斗争时,也总会多一分反思与了然。
到需要一个人扛起生活的全部时,节节终于发现,独立、自尊、自强的妈妈才是自己的现实依靠和精神支撑。
什么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
“看见你越长越大,我就想,我希望你当个什么样的女孩,将来长成什么样的女人呢?”妈妈继续说着,“我自己先得弄清楚什么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啊,要不哪儿有资格教你?钱呀利呀男人喜欢你呀,这些倒都没那么重要,后来我发现,自己最想要的其实是尊严。这词儿说着挺虚的,可其实却真是实实在在。年轻的时候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儿咬牙坚持,这就是尊严,岁数大了能平平淡淡地活着,不亏着谁、欠着谁,这就是尊严。我想要的尊严可没有文化人说得那么伟大,因为太伟大了咱们做不到,女人能做到自己给自己规定的那点儿尊严,就算没白活……”
是啊,女人能做到自己给自己规定的那点儿尊严,就算没白活。
在《她和她妈的斗争史》中,大家一直斗啊争啊的不就是那一份尊严吗?节节的,妈妈的,许洋的,赵何的,还有李东林……大家都是为自己给自己规定的那点儿尊严斗争着。
有多少的父母子女,斗着斗着心就归到了一处。赵何在离国前特意去家乡转了一圈,踏着小时候常走的石板路,吃着小时候吃过的小吃,那时候,他的心里该是万千不舍的吧。节节在即将踏上国际航班时,只一回头,便飞奔回妈妈的身边……
在石一枫那带着京味儿的讲述中,感受青春,感受爱,感受人生。相信,你会从中看到那时的自己,那时的不管不顾,然后默默反思着自己,反思着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