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心有一瞬间的疼。我们习惯了对身边人说我爱你,你辛苦了,习惯了对爱的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是否还会想起那个经常被自己忽视了的自己。
一般来说,我们不大留意自己内心的各种活动。如果一切运行良好,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存在。只有我们的身心出了问题,让自己疲惫不堪,我们才会静下来看一看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身体稍事停留。只是很多时候,长时间身心的消耗,我们的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伤害,我们的心灵在压抑中被摧残。
引用两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谓旁观者清,我们总能真切的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却很难看到自身的不足。心理学中有个词叫“投射”,就是我们把内心当中的某些东西投射到外边去,把自己的想法当成是别人的想法。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我们看别人不舒服,恰恰影射着自身的缺点,还有就是修为的不足。民间传说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和高僧佛印坐禅,佛印身披僧袍危襟正坐,苏东坡不觉狂笑,佛印不悲不喜,问:“何事开怀”?苏东坡笑着说,我看你坐在那,就像一堆牛粪。法印一直没动,像是在思考,然后淡淡的说,我觉得你像一鐏佛。
苏东坡很开心,回家看到苏小妹半倚长廊,就把和佛印斗法的事说给小妹听。小妹看着哥哥然后淡淡地说:“你输了”。苏东坡愕然,苏小妹解释说:“佛门讲,世间万相,唯心所造。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呢?看禅师像一堆牛粪,说明什么?”苏东坡听后,面红耳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对待事物的内心所想会影响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其实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相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状态改变了这件事的性质而已。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外面的世界回归自己的内心,体会当下的感受。让我们更爱自己一些、对自己更加宽容,当我们的心情逐渐明朗,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将会大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