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的特点是浓油赤酱。酱油唱主角,家里总要备着生抽、老抽。辅料大军里,茴香、生姜、小葱等是酱油的小兄弟们,茴香在红烧菜里当配角,生姜和小葱是为了在荤菜里去腥、点缀。而全国其他菜系里,调味的生旦净末丑人才齐齐,大葱、大蒜、各类椒……轮番登场,在起油锅前先煸味,比本帮菜多了点步骤。
大部分上海人不喜欢吃大蒜,源于满嘴重口味,满屋散不走的大蒜味。随之韭菜、韭黄也不一定来家里做客。周立波为了票房,曾调侃:上海人喜欢喝咖啡,不吃大蒜。
其实这种种都是偏颇。
有几道菜必须要加味重的大蒜。与其说味重,不如说香气特别。
①各种豆类食材,绿豆芽、刀豆。大蒜和它们在一起可以驱除豆腥味。
②各类烤的、煸的海鱼,水产品,例如糖醋大黄鱼、海鲈鱼、扇贝之类。大蒜的同行除了去腥,还有增加风味。
③个别几款蔬菜的特殊做法,例如土豆丝、油麦菜、空心菜、大白菜、茄子、丝瓜,这些食物本身腥味儿不如豆腥味、鱼腥味浓烈,但是少了大蒜,也就少了点层次。清炒土豆丝、青椒土豆丝、蒜蓉油麦菜、蒜蓉空心菜、醋溜白菜、烤茄子、清蒸丝瓜,都需要蒜蓉来帮衬一把。再一个例外就是拍黄瓜,黄瓜本身是清香的,加了大蒜就多了香味的品类。
曾经在九月底游玩长白山,下午五点天已黑了,气温降低到十度,上半身穿一件长袖T恤套一件抓绒服,下半身着一条牛仔单裤,觉得有点冷意。东北导游说,当地入深秋较早,东北人吃大蒜是为了增加能量、御寒。这样一说,大伙儿就喜欢菜里加点大蒜了。
网友评论